抬起头来走路
发表日期:2009/12/25 13:59:58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538位读者读过
一、案例概况
1、个案基本材料
姓名:王振阳
性别:男
年龄:10岁
年级:农村小学三年级
2、问题行为描述
二年级的时候,王振阳的课堂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常常是最后一个上交作业本;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质量差,经常做错题或漏做题,字迹不清。由于他上课不认真听讲,喜欢做小动作,注意力不能集中,导致他学习成绩很差,因而成了有名的“差生”。只要教过他的老师,一提到他的名字头就大了。三年级一开学王振阳分到我班时,我就注意到了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身上的毛病还远远不止以前我听到的那些,竟然是“差生”中的“差生”:上课随便讲话,做作业不认真,喜欢边做边玩;性格情绪化,如果他偶尔能想到某个问题的答案,他会又蹦又跳;喜欢撒谎、骂人且伴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有学习基础差的原因);有时为了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他会故意搞一些恶作剧;一年级时,他还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正因为他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受到了一些同学的歧视,他的自尊心往往被自卑感所掩盖,不求上进,因此影响了整个班级的管理和教学。
上学期的一天,班上发生了一件跟他有关的事情,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前一天,我在班里动员同学们为家庭困难的王娟同学捐款,当时全班同学纷纷表示要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第二天的早上,德育处主任问我班级捐款情况,特别提到了王振阳的钱交了没有。我说:“没有,我还不知道。”本来这次活动就是自愿参加的,当时我也没有在意。可是到了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他却来到我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五元钱,说要捐款。我问他这钱是哪里来的,他说是找同桌借的。我感到很纳闷,我说这是自愿捐款,没有钱可以不捐,你跟家长说过这件事吗?他当时吞吞吐吐的,欲言又止。放晚学时,我找到了他,他终于说出了事情的原委:他跟家长说了捐款的事,他爷爷很支持,就给了他十元钱,可他拿了钱后,把十元钱全花在了买玩具上了,最后看到全班同学都捐了款,没办法就向同桌借了五元钱来交。基于这种情况,便让他把钱还了他的同桌。
这个学期的一天,班里又发生了一件与他有关的事情。那天早上,他用奶奶给他的早餐钱,买了一把削笔刀带到了学校。本来到了三年级就很少用削笔刀了,因为语文作业全用钢笔或圆珠笔写,数学作业上用的铅笔一般都是活动铅笔,他可能只是把小刀当作了玩具。下课时,他跟班上的一个同学玩的时候,翻了脸,他便拿出那把小刀,向那位同学划去,把那个同学的手划破了。
3、问题行为分析
家庭原因分析:王振阳家住农村,父母双双在外打工,很少与王振阳进行语言交流,使得他性格沉闷。平时他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犯了错误的时候,爷爷奶奶又充当避风港,致使其缺少直面错误的教育机会。本来祖孙两辈之间年龄相差悬殊,具有明显的心理代沟和认知代沟,而且爷爷奶奶年老体弱,文化水平低,对孩子只能起到照顾生活起居的作用,致使该生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因而在他的生活中养成了缺乏热情和爱心,不思上进。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师反映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父母偶尔回家听到这些反映觉得很丢面子,于是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得该生产生了自暴自弃和强烈的对立情绪。
学校原因分析:王振阳在家时,爷爷奶奶总是哄着他、宠着他,但到了学校,由于他的学习基础差,同学们都疏远他,根本不把他当作一回事,他的心理就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再加上他本身意志力薄弱,使他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表现出任性、不合群、作业经常不交的现象,最终成为“差生”。
二、转化策略
1、情感交流,树立信心
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差生”更是遭受过不少的冷眼,但他们同样渴望得到肯定。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每个人都抬起头来走路。对待“差生”王振阳,作为教师的我,总是用真诚的态度与他谈心,进行情感沟通,及时抓住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从而建立起师生之间信任关系,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有一次去他家家访时,从他爷爷的口中得知,某次他正在看电视,突然停电了,他以为奶奶不让他看电视,故意把电源关掉的,他便一边责怪奶奶,一边摔家里的东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诚恳地找他谈了一段时间的话。我说:“我到你家去家访时,你爷爷说你如果在家就好了,你会热情招待我的,你对家里来的客人都是热情的。”他听了我的话,显得很兴奋。接着我问他:“你对爷爷奶奶好吗?”他默不作声。然后,我指出了他对爷爷奶奶乱发脾气等不对的地方,说:“你爷爷奶奶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做饭给你吃,给你洗衣服,你还这样发脾气真不应该。你以后会改吗?”他点了点头。经过这次的真心交流,事后他的爷爷奶奶反映他确实好了许多,也树立起了自信心。
2、教师协作,共同帮助
为了不断督促王振阳的进步,我与其他科任教师进行协作,在课堂教学中对他给予更多的关注,让他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对其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使他对学习逐渐有了兴趣,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了。
有一天,胡老师告诉我,王振阳的家庭作业又没交,他说把作业丢在了家里了。其实我和胡老师都知道他撒谎的毛病又犯了,便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到底写了没有?他说完成了。于是我便抓住时机地说:“很好,老师相信你做了,而且你肯定完成得非常好,那你下午把作业带来给我和胡老师看看好吗?”他答应了。下午,他果然把作业本拿来给我和胡老师看。只见他的作业不仅完成了,而且还比以前工整了许多。
三、案例反思
1、用爱心给予学生温暖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爱着自己,他们渴望老师能关心爱护自己,“差生”也是一样。“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正是我在平时对王振阳表示出不离不弃,让他感受到了老师的温暖,从而能他得以转变。
2、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对于“后进生”的转变,作为老师要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要信任他们,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转变对后进生的态度,要树立“转变一个后进生就是培养一个好学生”的观念。任何一个后进生并不是无药可救的,只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关心和关爱,肯定其有“闪光点”,不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没有改变不了的孩子,他们一定会抬起头来走路!
- 江宁区丹阳学校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崇文街28号 电话:025-86150880 邮编:211157
- 管理登录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