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风采 >>校内名师 >>

浅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发表日期:2009/11/4 14:36:55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037位读者读过

浅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江宁区丹阳初级中学 陈本年

邮编:211157 电话号码:86150880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的综合表现。尽管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处于各学科教改的前沿阵地,但是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尤其是作文教学改革,却存在着明显的滞后现象,作文教学水平普遍偏低,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无疑影响着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本文试图从当前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入手,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对策: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力求创新,结合农村生活特色,让学生的作文写出特色,以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走出一条有农村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

关键词作文教学、农村中学、特色、创新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成了围绕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我们农村中学更是如此。笔者希望能通过对目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企图从中获得启示并找到一条出路。

一、农村中学生的作文现状及原因。

在农村中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状况:一上作文课,老师讲得没劲,学生听得没趣,作文写起来头疼。一布置作文,就有学生在底下说:“又要写作文”。而老师一批起作文都喊累,批了学生是不看、不批学校又要查。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教师害怕批改作文,学生抄袭优秀作文,敷衍了事。而以上现象绝非个别,而是一种普通现象。它无情地昭示了目前农村中学作文令人堪忧的现状:教师怕教,学生怕写。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状况呢?

1、父母的影响。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而在农村,一般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至于孩子的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水平是不关注的。长久如此,孩子们就会这样想:连父母都认为作文不重要,那我何必花太多的时间在上面呢?这样,无形当中父母的态度又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养成的致命一击。当然,因为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这方面也是力不从心的。

2、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农村中学生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市学生比。眼界的狭小,阅读量的狭窄,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了内容虚假,意义拔高。如为了考试,许多学生不得不编造一些“感人”的故事,于是出现了大量的父母离异,家庭贫困,甚至孤儿。由于缺乏亲身体会,使人一看就知道道有假,更谈不上打动人了。

3、小学教育的影响。小学阶段对学生来说影响较大,从三年级学生就开始学作文。然而绝大部分小学教师不重视作文教学。批改作文也存在马虎应付现象,甚至有的村小的语文教师还不会教学生作文。长久下去,造成有的学生作文不会分段,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结构混乱,更谈不上语言表述了。

4、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学生因为基础差,经济条件不好,升学压力更大,而且家长与社会都把目光紧紧盯在升学这一点上,把“有几个学生升入省重点高中”当作评价选择学校、老师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环境中,“素质教育”的呼声是异常苍白,而作文便首当其冲成了“牺牲品”。教师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本中规定要教的课文当成语文教学的“硬任务”,而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在他们看来,课文教学才是考试的关键,倘要没教完教好那些课文,一旦在考试时出现相关内容,学生就会一筹莫展,难以应付,考不了高分。因此,他们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语文课文的教学与标准化习题的演练上,在他们看来多教几次作文,少教几次作文都无妨。因为考试时,作文不管出什么题目,写什么文体,每个学生总可以写一点的,因而也总可以拿到一些分数。它不像教课文,做客观题,对不上“参考答案”就会“颗粒无收”。正是在这样强烈的功利性的促使下,中学老师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平时花大力气教学生作文于考试得分是划不算的。中学作文教学就这样被他们越推越远。

5、教学中恶性循环的影响。首先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每到开学之初,教师总会对自己的学科教学拟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然而作文教学却在计划之外。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没有预先的全盘考虑,作文课上,随手拈来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写,或是零星的讲点作文技巧让学生练,至于下一次作文课要做些什么,就只好“到时再说了”。这种“事前无计划,事中随意行,事后无收获”的作文教学,使得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其次,在农村中学中作文教学只注重写作技巧而轻视学生的生活感悟与人文积淀。在目前农村中学少数重视作文教学的老师中,存在往往只注重写作方法的教学而轻视学生的生活感悟与人文积淀的现象。在仅有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大讲如何“开头、过渡、结尾”;如何“审题、立意、构思”;如何“描写、议论、抒情”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总结出若干经验,如开头的“悬念式”、“单刀直入式”、“回忆式”、“引用古诗名言式”;结尾的“总结式”、“展望式”等。依此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重复训练,结果不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就像一个窑里烧出来的规格统一的红砖,而且给学生一种错觉:似乎写作的秘诀就是掌握好写作方法与高明的技巧。于是,我们便可看到学生书桌上多了诸如《作文秘诀——开篇xxx例》、《作文技法大全》之类的书。他们希望从中找到一条写作之路的捷径,殊不知却走进了作文形式主义的深渊。

第三,忽视作文评讲。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似乎都明白多写、勤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他们每周都让学生作文,还要求学生天天写日记,遇到重要的节假日,还要特别安排相关作文训练。可是他们却相当地忽视对作文的讲评,以“作文是写出来的”为理论依据。其实,这只是“应试教育”中“题海战术”思想的具体化。对于学生的作文,要么采用几个作文本轮交轮改的办法缓冲教师“改”的压力,要么根据作文篇幅打上一个分数,写上一个日期,算是批改了。日子久了,教师对自己学生的作文水平“心中无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教学也“了无生趣”。

二、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要真正解决农村作文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写作上求真、求实、求特色。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若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若是道听途说或凭空编造的材料,就容易露出破绽,甚至漏洞百出,让读者一眼就看穿。因此,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经济条件虽差,生活虽艰苦,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闪光点。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1观察农村景色。农村有着城市所没有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村落、炊烟、摸鱼、捉虾……这一切无不给农村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2体验农村生活。农村学生除了学习还要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正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如插秧、割稻子、放牛、割草、烧饭、洗衣服等,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具体的过程,形成写作的第一手材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很真实,也很具体。

3感受农村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训练。如经济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父母外出打工后对子女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利弊等等,这样学生既立足于农村生活又不局限于此,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又训练了思维能力。

4写出真情实感。作文要想打动人,就必须具有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注意抒发真挚的情感,惟有真情实感才能起到“或叫人开怀大笑,或叫人掩卷沉思,或使人泪流满面,或让人撕肝裂肺的艺术效果。反之,没有真情实感。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二)、教法上求新、求活、求效果。

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比城市学生低,是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短时间或依靠个人力量是无法改变的。但是,经常在教学上探求新路,力求灵活,却是每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做到的,也是我们共同的职责。

1变课堂作文为生活作文。作文教学应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从封闭式作文教学误区中走出来,走到“开放写作内容,灵活写作渠道,放宽文体要求”的开放式作文教学正道上来。如教师可根据农村的特点及当地的景色,风俗安排相应的作文题目,并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准备,去收集相应的资料。

2变技巧训练为生活感悟。作文教学中必要的理论知识还是要讲的,但不能讲得过多过滥,否则容易造成学生以为掌握好了作文的技巧就能够写出好的文章来。也容易造成学生千篇一律地在模仿这种开头,那种结尾。好的文章必须从生活中来,要有真情实感。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种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要让学生作文真正回归生活,回归自我,教师在安排学生作文训练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人,事、景、物进行 观察、思考、辨别,从而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变语言训练为思维训练。作文教学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而农村中学作文训练依旧是重语言轻思维的训练,从语言到语言,致使学生思路闭塞,习惯依葫芦画飘,移花接木,习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千篇一律。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形式活泼的作文训练,如续写作文、改写作文、扩写作文和想象作文就是能使学生思维充分展开的习作训练方式。如《桃花源记》这一课,在学完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武陵人找不到桃花源了,那么桃花源里面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的命运又如何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后续写。又如《木兰诗》中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请同学发挥合理的想象扩写成一篇文章。这样,我们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4、变作文批改为人文关怀。有学者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放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因此,对学生的作文要多鼓励,少批评,不嘲讽,即使对一些典型的毛病非指出不可,也要抱着诚恳亲切的态度,嘲讽决不是教学幽默。学生讲得好:“讲评时,好的文章应加以表扬和宣读,而对较差的文章不应责备,否则容易使这些学生难堪,从而失去对作文乃至对语文的兴趣。”讲评时,应将作文中欠缺的地方分析透,然后告诉学生改的方法。不要把作文讲评课上成批评课或笑话课,我们应该让学生特别是作文差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树立起学好作文的信心,并使这种快乐和信心转化成追求的具体行动。在讲评时还可采用比较、下水作文示范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好作文好在哪里,让学生在比较之中有所收获。此外批改的方式还可灵活多样,如教师示范,学生互批等等。但不管如何,其中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那就是批改一定要及时,要具体,从而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

总之,只要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师都能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中学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利用农村中学特有的优势和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就一定能走出目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迎来农村作文教学万紫千红的春天。

主要参考书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走进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案例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

4、《走进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