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风采 >>校内名师 >>

2007年区级立项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日期:2009/11/4 14:27:58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596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2007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编号:             

姓 名

陈本年

所在学校

江宁区丹阳学校

邮  编

211157

性 别

职  称

中学一级

学  科

语文

文化程度

本科

所在区县

江宁区

电  话

86150880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课题界定:人文,一般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和思想现象。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的精神,它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一种思想态度。

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则是指学生以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而由这些知识内化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如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理解,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

理论依据:

1、心理学关于意志的有关理论;

2、心理学关于兴趣的有关理论;

3、心理学关于道德品质的有关理论;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1、21世纪呼唤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科学技能素养,而且需要良好的人文素养。

2、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德育为核心,开展人文教育无疑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良好途径。

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主要弊端是未能真正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培养的学生人文精神缺失。

研究意义:1、探索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优化语文教学活动,使初中语文教学成为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增强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2、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3、更新语文教师观念,提升语文教师素养,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形成语文教育的特色。

 

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研究;

2、提高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研究;

3、加强文学作品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熏陶的研究;

4、语文人文教育的实践活动系列研究。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1、9月—11月准备阶段,学习机关理论知识,尤其是新课改机关的理论与人文教育理论,在学生中做问卷调查、抽样,为课题研究提供主要依据;

2、12月—08年5月实施阶段

①按计划组织实施并收集材料;

②根据日常调整完善课题设计;

③总结阶段性成果;

3、6月—8月总结阶段

研究方法:

1、总结和有关活动事例分析,撰写课题报告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的实施方案指导下进行实践与探索,积累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补充与完善。

2、问卷调查法;

3、实验法;

4、经验总结法;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研究条件:1、我校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3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人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2、我校还是一所省农村示范初中,学生的素质总体较好,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进取性和求知欲,有利于开展人文教育。

3、本人非常热爱本职工作,热忱于教育事业,在教学中多次取得优秀成绩,并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有着较好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研究基础。

预期成果:1、《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一份。

2、《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一篇。

3、研究过程中,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研究课。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