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模 在 我 身 边
发表日期:2009/9/2 16:52:21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718位读者读过
英 模 在 我 身 边
江宁区丹阳学校四(3)中队 于永吉
我们身边许许多的英模,例如: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英勇无畏的警察、还有那些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今天,我就要来说说我眼中的英雄们:
2005年10月,警官罗金勇与妻子罗映珍利用公休日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临危不惧与3名毒贩进行了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但是,罗金勇在昏迷之前,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竟是那句带着微微颤抖:“800克 800克 800克”,这是他凭着丰富的经验,在检查装着毒品的塑料袋时,做出的判断。难道,他不是英模?
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战攻占391高地的战斗中,邱少云所在连队奉命担任突击任务。为了顺利通过391高地前3000米的开阔地带,部队在进攻发起前一天深夜进入阵地,潜伏在离敌人阵地仅60米处的草丛中。第二天上午,敌人开始向阵地前沿发射燃烧弹。一颗燃烧弹在离邱少云仅两米的地方爆炸,大火立刻猛烈燃烧起来。这时,邱少云只要滚到前面的小河沟里就可以马上脱险,但为了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的趴在地面上。野草烧完了,衣服也被烧成了炭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邱少云都没有吭一声,没有动一下,为了最后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才21年。难道,他不是英模?
过年了,家家户户团圆在一起,有说有笑,喜气洋洋。而这时,那些保卫国家安全的军人们,却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此刻,他们是多么渴望与家人团圆那!可是,为了祖国的安全,他们没有半句怨言。难道他们不是英模吗?
大家还记得那次512大地震吗?
扬子晚报共登出十位抗争救灾小英雄的感人事迹。这些事迹都很感人,其中“连续救出两个同学的林浩”和“勇救同学的马建”的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浩是个低年级的学生,他从垮下来的楼板中逃出来后,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被压在里面的同学。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竟能不顾个人安危去挽救别人。实在是令人钦佩!我想他这种举动绝非是一时的义气所致。这位小英雄平时就很注意锻炼自己能力,他会做很多的家务,还会做饭。平时,他对自己一直都很严格,作为班长的他,还掌管着教室的钥匙,为了不让同学在外面等,每天早上六点,闹钟一响,他就起床,自己炒蛋炒饭吃,然后走半小时山路去上学。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去救人时,林浩平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我知道了这位小英雄冒死去救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心装的是可贵的责任心和对同学的爱心。
马建是一位中学生,他冒着余震的危险淋着雨去救他的同学。他曾经向她许诺过,一定会来救他。没有工具,就用手刨,他整整刨了四小时,刨得他的双手鲜血淋淋!
看了这几个英模事迹,使我深受感动。感动之余,我又深深体会到英雄的壮举绝非一时意气。我们除了学习英雄的舍已救人的精神外,更应注意学习英雄们身上的许多优秀品质。
- 江宁区丹阳学校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崇文街28号 电话:025-86150880 邮编:211157
- 管理登录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