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学科教研 >>
扬教研之帆,促教师成长
发表日期:2022/5/24 18:17:33 出处:江宁区丹阳学校 作者:欧阳鑫翎 有1226位读者读过
扬教研之帆,促教师成长
——区德法学科带头人送教丹阳活动
为发挥学科带头人的辐射、引领作用,帮助乡村学校小学德法学科提升质量,促进共同发展, 5月24日,区德法学科带头人丁雯老师,于虹老师,魏伟老师,朱万成老师来江宁区丹阳学校开展了送教送研活动,丹阳学校全体德法教师参与学习。
本次活动分为课堂展示和讲座两项内容。第一节课,来自南京市将军山小学的丁雯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下册《空气清新是个宝》一课。丁老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设计小挑战,让学生感受到空气的重要性。同时,利用实实在在的活动让学生去感受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不仅如此,丁老师的课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三大特点,采取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共同探讨、交流了清新的空气带来的好处等问题,学生学会了分析和思考、合作与分享。饶有生趣的学习活动紧扣教学目标,学生发言踊跃,教学活动入情入境入心。
紧接着南京市天景山小学的于虹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于老师优雅端庄的教态、亲切的语言,巧妙的以红军万里长征的艰难为主线,由于学生距离那个抗战年代比较遥远,学生了解不多,于老师从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原因入手,展示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思考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利用图文、表格、视频等手段,学生真切地体会到长征的艰苦。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讨红军是靠什么走完这漫漫征途,从而体会红军战士们坚强斗争的精神。整堂课一气呵成,环节清晰,资源运用得当,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精彩的两节课在听课教师们的连连赞赏中结束了,接着由谷里中心小学的魏伟老师带来《以深度教学成就儿童的深度学习》为主题的讲座。
魏老师提出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要有四个“深入”。即“深入教材”、“深化逻辑”、“深处提问”、“深刻认同”。教师“深入教材”,首先要研读教材,以整体思维为先导,同时注重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表达,为此,魏老师对道法学科一至六年级的单元主题进行展开讲解,直观展示了各册目标要求体现的“螺旋上升”的特点;其次,教师教学上要“深化逻辑”,也就是教学流程的设计要有逻辑性和思维深度;对于“深处提问”,魏老师指出,教师教学上的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能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学中的“深化认同”是要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获得一种更有高度和深度的价值认同。最后,魏老师提出,深度学习不是超越儿童理解能力的高难度内容的学习,而是强调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时候要有宽广的视野,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获得启示和感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够追求并创造美好生活的人。
此次送教送研活动,充分发挥了几位学带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精彩纷呈的课堂和讲座如春雨润物,让老师们受益匪浅,不仅为丹阳学校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也有助于德法教师们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
- 江宁区丹阳学校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崇文街28号 电话:025-86150880 邮编:211157
- 管理登录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