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于是,不少教师理所当然地认为,“和文本对话”的课堂必须有琅琅的读书声,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书声琅琅”。但是,最近听了一位老师执教《心声》这篇小说后,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和文本对话必须大声朗读吗? 《心声》是著名女作家黄蓓佳的一篇小说,全文大约有4000多字,54个自然段。就这样一篇小说,上课伊始,老师让学生带着三个任务大声读书。三个任务分别是:1.给文章标出自然段;2.标画出生字词;3.读完全文后,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且不说这三个任务是否合适,就只大声读书一项,按照中学生默读的速度——每分钟500字,默读一遍至少需要8分钟,而朗读一遍最少需要15分钟。此时,我有一个疑问:朗读是学生接触文本的最好方式吗? 事实证明,当学生读到第12分钟时,老师就有些着急,击掌中止了仍在大声读书的学生,问:“大家是否读完了?”其实,当时明明没有读完,因为如果读完的话,学生就应该自动停止下来。但是,当老师这样问时,学生只有知趣地回答读完了。于是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处理生字词和用一句话概括全文。此时,我想问:这12分钟的朗读,是有效朗读吗? 要想探讨这样的朗读是否是有效朗读问题,我们首先要问:这样的课文有出声朗读的必要吗?不知您是否还记得自己的求学阶段,开学之初发新课本时,我们最期待先发语文课本,因为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很有趣,发下来我们可以先睹为快。这其中,小说理所当然最受欢迎,一个晚上语文课本就能被我们囫囵吞枣地翻一遍。尽管时间在变,尽管年代在变,但我敢保证,学生的这个兴趣没变。拿到课本,他们已经把有趣的文章读了N遍,已经读过N遍的课文,还有必要让学生再大声朗读一遍吗?这样的朗读只用来处理生字词会是高效的吗? 且不要讨论这样的课文是否适合朗读,就只一个是否有必要朗读我们就已经否定了。没有必要朗读的课文却花费12分钟时间,会是高效的吗?也许有老师会说:“很多语文名师执教时都是以读代讲,我怎么就不能运用呢?我这不是体现语文新课标里的让学生走进文本吗?”是的,诵读是不可替代的言语感知活动,诵读是感悟语言的主要方式之一,所以语文新课标提倡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交流。好多名师也是以读代讲,整节课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了解背景,了解情感,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但是,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那样处理的。4000多字的文章,在学生已了解了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出声朗读一遍,而老师却没有任何引导,这样的朗读会是高效吗?标注文段、寻找生字词、用一句话概括,这三个问题必须通过大声朗读才能完成吗?这样的朗读,除了书声琅琅,学生真正的收获又有多少呢? 读书的形式很多,很多时候,学生和文本对话不只是出声朗读。语文课堂应当读则读,不当读则不读,课堂追求的是高效,而不仅仅是书声琅琅。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濮阳高新区实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