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校园动态 >>通知公告 >>

江宁区丹阳学校小学部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09/10/16 11:30:1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59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丹阳学校小学部20092010学年度

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育局和教研室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深入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办法,继续推进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作为三个突破口,抓住教师、学生、质量这三个灵魂,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我校的办学质量和品位。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认真执行课程计划,落实区教育局会议精神,做好课程计划专项督查的迎查工作。体会每天锻炼1小时的会议精神,做好课务的编排。

2、积极配合,认真准备,做好江宁区效能评估工作。

3、努力做好小学毕业班各项工作,努力促进毕业班在原有基础上有所上升。同时,狠抓其他年级教学工作,从习惯入手,加强常规管理。

4、进一步健全教学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全区各学科的赛课工作,发挥有效课堂教学的最佳作用。

5、走内涵发展之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级及以上的各类竞赛评比,力争获奖,提升我校的办学质量和品位。

三、重点工作思路:

(一)引领教师把握课改方向,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践。

1、引领教师加强学习课改理论,从宏观的角度理解和把握课改的宗旨。努力把课改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具体的操作行为。鼓励中青年教师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和各类专业杂志,注重学习积累,组织交流、研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和能力。积极配合市区教研室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市、区级培训,认真组织参训教师的二级培训,规范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及时了解当前课改的新动态和新问题,提升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片组织的各类教研实践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教学经验的切磋和交流,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真正使教学观念的转变落实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之中。本学期结合校内教学教研活动,努力在全校掀起打造优质常态课的浓厚氛围,大胆起用年轻教师,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让他们都能站出来,都能快速成长起来。着重抓教师的参训率,规范劳动纪律,让活动切实有效。

4、形成团队意识,加强对学生错题、试卷的研究。同年级的教师要有团队意识,要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选拔优秀教师组成团队,结合以往的试题,加强对试卷的研究,为全校出样卷、出范卷,强化导向作用。全校教师要有收集学生错题的习惯,注意收集平时的上课、学生作业等学生容易出错的试题,及时进行总结,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切实加强常规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课堂教学,抓提优补差,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向课堂要效益,努力提高常态课的实效性,提高平时的好课率,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要精心设计练习,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研究,更要体现新的课标精神,在“活”字上动脑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要通过课内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外抓补差培优的力度和实效来逐步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们以青年教师为重点群体,以骨干教师和较有困难教师为重点对象,加强随堂听课及交流指导,每学期不少于30节,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学校支持组织教师分期分批外出观摩学习,吸取外地外校教改经验和信息。

与此同时,加强对午间等时间的管理和探讨,选拔苗子,组建好培优梯队,落实好辅导教师加强辅导的针对性,加大辅导培优的力度,争取在有关竞赛活动中争金夺银,对学有困难学生及外来人口学生要摸清现状,建好档案,落实帮教辅导措施,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规范和强化教学“五认真”工作。

在“五认真”工作中,尤其要注重作业的设计,提高训练的效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目的搭配要合理,反对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坚持强化训练。注重积累性、注重实践性、应用性作业的布置,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总量。

进行3-6年级集体备课,年级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积极做好复备工作,从而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同时强化听课,加强对新教师和课堂驾驭能力欠缺的教师的听课指导,使他们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的建设,走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道路。

制定《考勤制度》严肃劳动纪律;制定《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制定《师德公约》崇尚师德;制定《科研管理制度》深化教学科研;制定《奖惩制度》明确正确导向。要强化落实,严格遵守“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做到有宣讲、有检查、有反馈、有公示、有奖惩,真正做到制度管人。

4、加强毕业年级的管理,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及时制订《2010年毕业考试奖惩方案》,定期召开毕业年级工作会议。了解师生思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在抓紧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定要让毕业年级的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毕业年级的学生容易燥动,要多做耐心仔细的思想工作,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安全。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毕业升学问题,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思想品德。

5、坚持行政督导,落实行政巡课制度,加强常规管理。

行政督导是行政领导班子子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查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会诊,最终达到纠正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行政督导原则上每月抽查一个年级。对抽查年级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全程综合督导。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的管理,甚至是考核评价,行政督导后都要做出综合性的评价。同时与抽查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是成绩的加以肯定和表彰,是问题的加以批评并督促改进。行政督导检查是一个教学常规管理的好方法,因此必须坚持。

(三)严格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及时准确掌握教学信息。

1、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作用,还考试以“本来面目”。

考试是监控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考试本身没有错,关键是考什么、怎么考、考试的结果如何运用。力求考试结果能够成为师、生、学校管理者三方改进教、学、管的依据,三方共同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调动各方面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考试结果真正成为促进教学质量的重要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2、建立多种形式的、有效的质量反馈方式。     

语文学科的质量反馈方式有:固定单元测验、专项考核包括:看拼音写词、查字典、朗读、有效默读;作文竞赛、期末考试。

数学学科的质量反馈方式有:固定单元测验、专项考核包括:口算、计算、实践活动、口述解题思路;分年级段解题能力竞赛、期末考试。

英语学科的质量反馈方式有:固定单元测验、专项考核包括:听力、单词、功能句型、朗读比赛;期末考试。

其他学科的质量反馈方式有:自然、劳动、综合实践小巧手比赛;信息技术制作电子小报、汉字输入比赛;美术书法、绘画、篆刻比赛;音乐歌舞比赛;体育运动会、轮滑;思品、社会演讲和故事比赛。     

3、有效反馈的核心要求是及时、准确,关键是准确。

严格考场纪律,换班监考,流水阅卷,及时进行分析,分析包括:优秀率、合格率、错题率、综合得分等,结合单元重点分析错误类型和错误原因,具体到知识点和学生个人,提出有效改进措施。对于不合格学生及时补习,及时再测试,保证做到单元清、人人清。

(四)深入组织师生参与各项活动,促学校内涵发展和品位提升。

1、推进学校人文工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建人文校园。让校园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校园中充满人文智慧和人文关怀。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校园成为“隐性教育”的课堂,让学生接受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情境熏陶,享受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将学校建成学生的“健康学园、和谐乐园和精神家园”。以深厚的人文素养,广阔的知识视野,丰富的情感体验滋润我们的教育教学,让学生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催人奋进的人文环境里,使学生的人文品位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2、坚持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加大优质教育的力度,坚持“合格加特长,全面加个性”的育人方针,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精英教育与全面发展并举,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培养人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组织各类小型比赛,以赛促练,以活动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狠抓区级以上的各项竞赛,力求学生冒尖,提高学校的美誉度。

3、培养骨干,实施教师人才阶梯化战略。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应按“整体—骨干—整体”的策略,即整体着眼,分层培训,整体提高;坚持多规格,多层次,多渠道的研培结合。注重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要求骨干教师人人有课题(无论是主研还是协研),个个有任务,事事作表率,充分发挥带头作用。骨干教师每周至少听年青教师1节课,并做出评课,每学期至少上1节公开课或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做好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