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2007年工作要点
发表日期:2007/11/13 8:41:38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898位读者读过
2007年,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教育部2007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强馆战略,加强自身和全国电教馆系统的能力建设,围绕教育部的中心工作,重点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提供服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普及和深化,推动教育技术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新时期教育信息化,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1.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馆和中心工作全局。积极配合基础教育司做好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筹备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2.开好2007年全国电教馆馆长会议,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加强电教馆系统的能力建设,促进教育技术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加强电教馆系统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强对基础教育资源和资源平台建设的指导和协调,积极探索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普及和深化工作。
3.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馆和中心干部职工全面发展。继续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加强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干部职工政治和业务素质。逐步形成全体干部职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着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工作
中央电化教育馆:
1.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第四批资源的采集、整合和发送工作。完善用户管理与服务流程,加强用户管理与支持服务。
2.根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进展,及时完成国家级培训任务,重点选择典型项目县,开展“三种模式”教学应用再培训。开展培训质量的监测、检查和评估。
3.深入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抓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典型,开展“三种模式”教学应用的交流与研讨活动,大力推进工程的教育教学应用。
4.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主要系统和系统集成方案入闱的技术测试工作。筹备成立技术测评与支持服务中心。
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1.根据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继续完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划。制订年度资源建设工作计划及资源开发指南,并组织实施。
2.协助做好04—06年度工程项目教育资源开发招标工作,做好招标委托资源开发的指导、监理和验收工作。
3.加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和资源网站建设,更好地为广大中小学教育教学服务。
4.进一步做好卫星教学资源免费送到东部农村学校的有关工作,实施东部农村学校资源共享方案。
5.完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统计,充分利用其统计信息为各级教育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
6.修订并发布《基础教育资源产品登记办法》和《基础教育资源产品审查办法》,制订《基础教育资源产品审查标准》和《基础教育资源产品审查工作程序》,开展基础教育资源评价鉴定工作。
7. 尝试编制和发布基础教育资源需求信息,引导基础教育资源的开发。
8.做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
三、切实做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的具体组织工作,积极开展专题培训和研修活动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
1.组织完成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初级培训大纲的制定工作。组织专家开展教学人员高级研修指南的研讨和研制工作。
2.做好各类教材的开发编制工作。组织完成教学人员中级培训教材的编制工作并正式出版使用。做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初级培训教材编制的组织工作。
3.做好各项培训工作。推动教学人员初级培训,办好教学人员中级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班。开展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初级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举办第三期省级项目主管高级研修班。做好对各地培训质量的监测与评估工作。
4.做好远程培训学习支持服务与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完善项目网站的各项功能。完成网络课程试验、验收工作,并推荐使用。规划好各类人员、各等级的网络课程开发及应用。
5. 做好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考试与培训的衔接和有关协调工作。
中央电化教育馆
1.以教师专业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应用、教育教学评价等为主要内容,开展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专题培训。
2.以项目管理为主要内容,开展面向电教馆系统专业人员的专题培训。
3.举办省、地市级电教馆馆长高级研修班。
四、加强资源建设与应用推广工作,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1.继续做好九年义务教育资源的开发,加强高中教学资源和专题教育、社会教育资源的研发工作。做好教育资源库及相关产品的升级与服务工作。
2.积极参加各地教育资源的招投标,加大各类资源产品宣传和市场推广力度。继续推进电教系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
3. 组织修订《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
4.做好ScienceWord等国产软件在教育系统推广试用的组织工作。
5.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学网络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络课程》终结性评审及推广工作。
6.办好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和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推进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育资源建设质量的提高。
五、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继续推进实验区、实验校和实验基地工作
1.加强宏观思考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为教育部决策提供服务。
2.积极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2007年课题。组织好“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007年度的申报审批工作。
3. 切实做好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规划课题及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工作,并做好应用推广工作。
4.做好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工作,实现课题组织管理、指导和交流的网络化。抓好重点课题的管理与指导。
5. 进一步加强对91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千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山东青州和深圳罗湖实验基地工作的指导。研究、开发以诊断评价为主的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价系统。筹备召开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经验交流会。
6. 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化教育》国家一流教育技术学术期刊的水平,继续办好馆属其它杂志。
7.积极支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及中小学专业委员会、教育资源专业委员会和期刊专业委员会开展研究与交流工作。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1.完成中加合作的“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协助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做好项目第二次国家级论坛的筹备工作,宣传和共享项目取得的成果;完成数学、英语等资源的开发和项目评估工作。
2.切实做好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的实施工作。完成三期国家级骨干培训任务;举办项目应用成果评审、展示活动;开展项目评估工作。
3.做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和姊妹学校项目、教育部—IBM“基础教育创新教学”二期项目、教育部和微软(中国)“携手助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二期项目、教育部—AMD“启明星计算机样板教室”年度项目、中央电教馆与甲骨文教育基金会的合作项目的实施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项目实施的经验和优秀成果。
4.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积极争取新的合作项目。
七、加强内部建设,深化内部改革,切实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继续推进规章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进一步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广泛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财务收支情况分析,进一步做好开源节流工作。加大财务管理和监督力度,重点加强各类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做好国有资产的清理和管理工作。
4.加强馆、中心网站的规划与建设,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服务面。继续做好《信息交流》简报的编发工作,突出重点,提高质量,为促进电教馆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5.关心青年干部职工成长,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
6.加强民主管理,继续支持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发挥作用,共同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 江宁区丹阳学校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崇文街28号 电话:025-86150880 邮编:211157
- 管理登录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