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效能评估方案
发表日期:2009/12/21 15:23:23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170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中小学办学效能评估方案及标准解读
(2009年试行稿)
南 京市 江 宁 区 教 育 局
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二○○九年九月十八日
江宁区中小学办学效能评估方案
(2009年试行稿)
一、评估目的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国家对基础教育评估改革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学校评估对学校发展的规范、导向、激励和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学校管理革新,不断提高办学效能,引领学校提档升级,优化全区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师队伍素质结构,提升全区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优质发展,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二、评估原则
1.公平性原则 不能只用“一把尺子”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进行教育督导与评估,应当兼顾诸种影响因素,考虑到学校办学的历史与现状。对受办学条件等非学校所能完全左右的因素影响形成的不同办学层次,效能评估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予以正确对待,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2.发展性原则 效能评估的重点应放在学校力应能及、力所能及的工作上以及对工作的主动积极、开拓创新上,尤其要放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上。随着效能概念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我们对效能评估认识的不断加深,评估的指标体系也要不断发展、突破。
3.差异性原则 由于每个学校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校园文化,每个学生又具有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发展空间,效能评估既要具有相对的一致性,选择一些共性程度比较高的指标,加强可比性;也要考虑城乡、重点与非重点的差异,充分尊重各级各类学校的个性差异,建立从各校实际出发、寻找各校发展的方法与路径,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激励。
4.操作性原则 效能评估应力求科学,力求可量化,具有可操作性,易解释。指标内容不宜贪多求全,要符合学校管理实践。各项指标的设计尽量具体化和行为化,力求可观察、可检测、可对比、可复用,操作性强。评估结果要符合统计学原理,容易为一线校长和教师接受,评估的过程和结果应有助于校长调整管理行为、明确整改方向。
三、评估对象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等,本方案分为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等几个系列。
四、评估指标
我区建构的学校效能评估指标模型,是一种“办学条件+过程管理+教育质量+教育增值”的评估模式,具体包含A、B两级指标。
A级指标 |
B 级 指 标 |
A1学校发展 |
B1理念方向;B2目标达成;B3法制安全;B4人事管理;B5德育管理;B6教学管理;B7教育技术;B8科研管理; B9校园文化;B10社会评价 |
A2教师发展 |
B11师德形象;B12教学能力;B13科研能力;B14继续教育 |
A3学生发展 |
B15教学质量;B16周期增值;B17道德与法纪;B18学习与创新;B19运动与健康;B20审美与艺术 |
五、评估程序
1.年初,教育局修订效能评估方案,各校在校情分析(SWOT分析即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差异性原则的学校发展目标,并报教育局审批备案。
2.全年正常教学期间,评估组深入中小学开展综合或专项督导评估,帮助学校总结经验、诊断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被评学校应于十五日内提交整改方案。督导室对上年度低效能学校进行适时回访,对上年度进入一等的学校进行抽查。
3.暑期,评估组召开评估工作会议或下发评估工作指导性文件,培训相关人员,并对中小学进行学段周期教育(学)增值评估。
4.为了强化学校精细化过程管理,全年分四次开展中小学办学效能动态数据季报制工作(其中第四次与年度自评合为一次)。
5.十二月初,教育局召开效能评估工作会议或下发效能评估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评估组分解相关数据,教育局责任科室、各中小学和具体人员整理输入各校当年效能评估的相关数据,初步进行数据汇总。各中小学对照评估方案和年度发展目标开展自评工作,并于十二月中旬将学校年度工作总结与自评表报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6.十二月中、下旬,评估组深入学校开展评估工作,听取学校汇报(学校可自荐评估组重点查看的项目和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实地察看,对学校当年度发展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估组初定被评学校当年的效能等次,形成全区学校效能评估的分析报告,提出学校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7.元月,评估组将全区效能评估资料和初定的效能等次等材料报教育局局长办公会议审阅,各校效能等次以局长办公会议审定的结果为准。教育局公布学校效能评估结果,评估组接受学校的复评申请,启动复评程序及复评工作。
8.二月,督导室向各校反馈具体评估意见和诊断报告,各校完成《办学效能评估学校整改报告》并及时上报督导室。
六、评估办法
(一)评估主体
1.学校自评。年初,各校分解评估指标,明确工作目标;年末,各校根据本年度学校发展目标和效能评估方案自评。
2.评估组直接测评。教育局成立学校效能评估工作组(包括邀请部分中小学校长参加评估工作),深入学校开展效能评估工作。
为保证学校自评工作实事求是,采用“自评可信度=评估组综合评估总分÷学校自评分×100%”方式,计算出各单位的自评可信度。对自评可信度达到90%以上的学校,按评估组测评实际得分计分;凡自评可信度低于90%的,每虚涨1个百分点,从评估组测评总分中扣5分计分,以实现真实自评的目的。
3.引用数据间接测评。评估工作组间接引用教育局部分科室过程管理、年度总结和财务报表中经过审核的结论和数据进行测评。
4.多元主体参与测评。借鉴督导条线多元评价思想,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高效度的问卷调查,实现多元主体参与学校效能评估。
(二)评分方式
根据评估标准,结合工作需要,评估者运用教育局各科室过程考核记录、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师生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实地察看、随堂听课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收集出来的信息,使用原始分数、平均分、等级、百分比等数据评出被评学校各项目纬度得分。在评估过程中,对不同学校在同一个指标上的评分,酌情考虑各校的原有基础和主观努力,力求标准统一性和校情差异性的结合。
(三)等级划分
根据全区学校效能分数实际分布情况,小学、初中、高中各系列由高到低设置一、二、三等共三个等级。
七、组织领导
教育局成立效能评估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中小学成立效能评估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社区和家长委员会。
八、结果应用
1.实行学校效能公示与改进制度。区教育局及时公布各校效能评估结果,各校自评和区评报告上网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监督。通过评估,教育局力求发现各类学校存在的共性问题,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并组织专家对低效能学校进行成因诊断,帮助学校寻找改变落后局面的管理对策,限时整改。各校制订具体的整改报告交督导室,如实查摆不足,深挖问题根源,采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力求整改到位。以整改促效能,以整改促发展。
2.建立公共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区教育局根据各校效能情况在师资配备、资金配置、招生政策等方面体现评估的杠杆调节作用,激励先进,扶持薄弱。(1)对效能较高的学校进行必要的奖励和政策倾斜,特别要对办学条件中等或中下等而效能较高的学校进行重点扶持,激发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办学的质量和品位。(2)根据各校效能水平优化区内师资配置,对因师资力量薄弱而影响办学效能的学校要优先保证师资配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3)根据各校效能水平决定对学校的财政投入,区专项补助经费教育局将根据效能评估的等级和学校规模的大小进行划拨,向效能评估为一、二等的学校倾斜。(4)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政策向效能评估为一等的学校倾斜。
3.实行学校激励制度。(1)当年的先进学校,由局长办公会议在效能评估为一等的学校中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确定,并给予表彰和奖励。(2)国家、省级先进单位推荐名单在效能评估为一等的学校中产生,市级先进单位推荐名单在效能评估为一、二等的学校中产生,一等学校优先。(3)各类个人先进评比的指标和教职工年度考核的优秀指标,效能评估为一等的学校酌情上浮,三等的学校酌情下降,二等的学校为区平均数。(4)对效能较高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经验适时总结、宣传和推广。
4.实行校长奖惩制度。校长年终奖金与当年学校效能评估所获等级挂钩。当年局管校级干部考核,优秀等第在效能评估为一等的学校校长中产生。当年效能评估为三等的学校校长,教育局令其限期整改。连续两年效能评估为三等的学校校长,局领导对校长诫勉谈话。连续三年效能评估为三等的学校校长引咎辞职,其他校级领导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附一:2009年江宁区中小学办学效能评估要点及标准
附二:江宁区中小学办学效能评估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三:江宁区中小学办学效能评估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四:江宁区中小学办学效能评估调查问卷(家长问卷)
南 京 市 江 宁 区 教 育 局
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八日
江宁区中小学办学效能评估要点及标准解读(2009年试行稿)
A级指标 |
B 级 指 标 |
评估要点及标准 |
标准分值 |
解 读 |
信息 采集 手段 方法 |
A1学 校 发 展 150 分 |
B1 理念方向 7分 |
1.学校办学思想端正,办学理念先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校风、教风、学风,有切合学校实际的章程。达到,得3分;任一项不足,扣1分。 |
3 |
a.学校办学思想端正,方向正确,有落实,无查实的违规举报。 b.办学理念先进,师生知晓度达90﹪。 c.有切合学校实际的章程,并能有力地贯彻执行。学校章程须经教代会通过,要符合相关的上位法,以人为本,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体现校本特色,三至五年内须修改。 |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科室统计 问卷调查 个别访谈 |
2.学校无辍学学生,届巩固率99﹪以上(其中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6﹪以上)。达到,得4分;巩固率低于规定要求的,每低1﹪扣2分;与上年比,巩固率每低1﹪的减1分。 |
4 |
a.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小学无辍学学生,高中巩固率和辍学率不低于上年度。 b.须有当年经普教科审核的学生巩固率统计表或准确的统计数据。 c.凡发现学校当年在学籍上弄虚作假的,本项0分。 附:统计表一。 | |||
B2 目标达成 15分 |
1.学校办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明确系统的、经教代会通过的具体到年度(至少三年)的学校发展规划,有宣传且全校教职工知晓度和认可度高(80%),能有步骤地贯彻落实,当年计划实施情况好,年度发展目标整体达成,得5分。 |
5 |
a.无学校办学目标,无至少三年的学校发展规划(须经学校教代会通过),得0分。 b.教师知晓度和认可度达80﹪以上(问卷调查中“基本了解”及以上等级所占比例),每下降10﹪扣0.5分。 c.年度计划体现长期规划,部门计划反映学校计划。缺学校年度计划,扣2分;无体现或缺部门计划,扣1分。 d.凡学校当年有一项工作目标未完成的(除客观因素),扣1分;依次类推。 |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科室统计 问卷调查 个别访谈座谈会 | |
2.学校当年自加压力有提挡升级、重大创建任务并圆满完成,上年度最弱的B项指标有较大幅度提升。达到,得10分。学校当年因违反江宁教普[2009]2号文件被通报批评的,学校考核评估降一档次。 |
10 |
a.学校申报单项提挡升级任务并圆满完成,国家、省、市、区级每项得3、2、1、0.5分。 b.学校申报重大创建任务(如争创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星级学校等)并圆满完成,得4分。 c.学校上年度检查中的弱项工作有大幅度提升,得1分。 附:统计表二。 | |||
B3 法制安全 18分 |
1.学校坚持规范办学,依法治教,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达到,得6分;任一项违规,0分;与上年比问题新增一项再扣2分(不够的扣本B项分,下同)。 |
6 |
a.学校各项违规情况以举报查实为准。 b.不得以任何形式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不得以高(中)考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标准进行排名和奖惩。 c.小学每学期考试原则上不超过1次(科目不超过3门),初中不超过2次,严禁组织高中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统考、联考或月考。 d.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不得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不得以各种学科竞赛成绩、特长评级作为录取依据。 e.各中学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高(中)考成绩、升学率等。 f.普通高中一律不得在中考前招收、录取学生,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市招生。 g.严禁教育乱收费。 h.与上年比,指上年存在问题,本年度又新增了问题。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个别访谈 | |
2.学校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共青团、妇女、退教协等群众组织活动正常,发挥其在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和群众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其积极参加各类创建活动(如先进工会、团支部、“五好”分会等),教代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坚持校务公开。达到,得4分;任一项有问题,扣1分,其中教代会不开的扣4分;与上年比,问题新增一项再扣本B项2分。 |
4 |
a.教职工合法权益有无保障,有一例侵权行为且被认定为事实的,扣1分。 b.检查群众性组织活动、各类创建活动是否有计划及达成情况,高中不检查“五好”分会工作。缺一项,扣1分。 c.教代会每年上、下半年各召开一次。少一次,扣2分。 d.学校是否坚持校务公开。否,扣1分。 e.与上年比,指上年存在问题,本年度又新增了问题。 | |||
3.学校各项安全卫生制度健全,防范措施到位;经常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和各类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且有具体记载(每学年上报相关科室至少1次);各类设施和设备无安全隐患,食堂、宿舍和卫生等符合相应管理规定(属于特殊专业人员配备问题的酌情考虑),交通和保卫工作措施有力;当年出现设施、设备安全隐患的能立即上报、修缮和消除(属于街道责任的酌情考虑)。达到,得4分;每缺一项,扣2分;与上年比问题新增一项再扣2分。 |
4 |
a.制度健全,措施到位,重点看落实情况和管理过程。 b.师生安全卫生工作,每年有4次以上教育,有2次以上的预案演练,并有过程记载材料。 c.各类设施和设备的完好率高,无安全隐患,各项安全、卫生、交通和保卫工作的管理和配备符合规定,学校安全卫生检查考核的台帐齐全。看落实,察现场。 d.有各类安全隐患的能及时上报,努力修缮和消除。 e.与上年比,指上年存在问题,本年度又新增了问题。 | |||
4.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得4分;有,本B项0分;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隐瞒不报的,评估等级直降一等。 |
4 |
a.“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包括重大人身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财产安全责任事故,认定标准与法制安全科一致。 b.“隐瞒不报”是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后未在第一时间(24小时内)上报的情况. c.本项没有问题的,须有校长承诺签名,有当地派出所的相关证明。 | |||
B4 人事管理 8分 |
1.学校实行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较为配套的考核、奖惩和激励制度,执行有力且确有成效,得到广大教职工的认同。有制度、有措施、有配套、有成效,得3分;有制度、有措施,无配套、低成效,扣2分;无制度、无措施、无配套、无成效,0分。 |
3 |
a.有典型,有成效,有总结,并有相关证明资料,得4分。 b.教职工认同度高(在调查中“不认可”、“基本认可”、“认可”三个选择项中,“基本认可”和“认可”合计达到90﹪以上),每下降10﹪扣0.5分。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问卷调查 个别访谈 | |
2.学校有明确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重视师德建设,重视教师学历进修、培训培养工作,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学校投入的教师培训经费基本达上年水平,得5分。教师进修培训情况较差、校本培训计划执行不力,扣2分;与上年比,经费增加达10﹪、30﹪、50﹪以上的分别加1、2、3分;无规划或分年度计划、无师德建设过程资料,本项0分。 |
5 |
a.有分年度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无规划或未分年度,扣1分;两者皆无,本项0分。 b.学校在师德建设、教师进修、教师培养和校本培训工作方面,有过程,有资料;教师进修与培养情况较差的,校本培训计划执行不力的,扣2分;无师德建设过程资料,本项0分。 c.有培训经费投入,基本上不低于上年度,须有上年和当年局核算中心验证的教师培训费用专项证明资料。 附:统计表三。 | |||
B5 德育管理 22分 |
1.学校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积极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和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入团入队仪式、开学和毕业典礼、重大纪念教育等活动有组织、有过程、有总结,重视和退离休协会的联系,共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达到且效果好,得6分;缺一项扣1分。 |
6 |
a.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没有,扣1分。 b.紧紧围绕区教育局组织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有计划、生动活泼、富有特色地开展系列德育活动,积极践行“一月一主题,一校一特色”。无计划地开展活动,每次扣1分。 c.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入团入队仪式、开学和毕业典礼,重大纪念教育活动等各项德育工作和活动有组织、有过程、有总结。有一项不足,扣1分。 d.学校建有“学校、家庭 、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平台,有与退离休协会共同开展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的证明材料和活动记录,每学期至少活动1次(高中学校酌情考虑)。少1次,扣1分。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座谈会 | |
2.班集体建设目标明、班风正、班容美。达到,得4分;有一项存在问题,扣2分。 |
4 |
a.主要查看班集体建设过程资料,察看班级现场。重点察看学生行为习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文体活动及家校(班级)互动情况。 b.目标明: 有班级共同目标和学生个体目标,有《班级公约》及其他管理制度,有班训、班歌、班徽等。 c.班风正: 人际和谐,崇德尚美,争先创优,班纪严明,文明礼仪,环保节俭。 d.班容美: 100﹪的班级地面干净,门窗洁净无破损,桌椅无刻画,墙面无脚印。 | |||
3.学校重视班主任、班干部、团队干部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建设,有制度有计划有措施,有班主任工作例会等过程材料,班主任参加各级专项培训情况好,得4分;措施不力、无过程材料、班主任专项培训情况较差(出勤率低于80﹪、及格率低于90﹪),扣2分;无制度、无计划、无措施,0分。 |
4 |
a.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德育专题研究会议,有材料。缺一次,扣1分。 b.德育队伍建设有制度、有计划、有措施,有班主任工作例会等过程材料, 每月不少于1次,每位班主任每年至少须提供一份工作案例。无制度、无计划、无措施,本项为0分;根据会议记录、案例汇编计算,例会每缺一次扣1分,案例数每低10﹪扣1分。 c.班主任国家、省、市级专项培训出勤率不低于80﹪;低于,扣2分。 d.分值不够的扣本B项分。 | |||
4.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有选择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心理咨询专兼职教师和市级合格心理咨询室(街道学校酌情考虑);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辅导活动;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强,无严重心理问题发生。达到,得3分。 |
3 |
a.是市级合格心理咨询室,专用场地内部环境优,有20册以上学生心理健康阅读资料,有较为完整的心理健康档案。得1分。 b.有学期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总结,有2名以上(含)专、兼职教师,已取得资格证书。得1分。 c.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讲座),有较为翔实的学生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和心理健康状况检测的活动记录,咨询室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小时(查看过程资料)。得2分。 | |||
5.学校德育工作自主创新,特色德育社会认可度高,在全市或全区范围内影响大。 |
5 |
a.学校德育工作有独到之处,形成校本特色,有支撑材料。 b.学校德育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影响大,面向全市举行德育观摩活动1次以上的,得5分;德育工作经验在全市交流1次以上的,得3分。 c. 学校德育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影响大,面向全区举行德育观摩活动1次以上的,得3分;德育工作经验在全区交流1次以上的,得2分。 | |||
B6 教学管理 28分 |
1.学校严格执行省、市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不随意增、减、停、改课程和课时;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并认真实施;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达到,得6分;违反一项,扣3分;与上年比问题新增一项再扣2分。 |
6 |
a.开齐开足国家和省定课程 , 缺一门扣3分(查课程表、小学科备课和作业情况)。 b.有随意增、减、停、改课程和课时现象,有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现象,扣3分(看区教学大检查情况)。 c.学校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的,每1门加2分(不分年级),重点查看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情况。 d.体育活动时间达1小时, 重点看贯彻落实的措施和实施情况,不能硬凑时间, 无保证,无落实,扣3分。 e.定期为学生体检,新生入学体检一次,入学后每学年体检一次;无,扣2分。学生体检须有医院盖章证明。 f.与上年比,指上年存在问题,本年度又新增了问题。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听课评课 个别访谈 | |
2.学校教学过程管理科学、规范,认真扎实地抓好常态课堂,出台日常巡课、随机听课、教学视导等制度和措施,并严格执行;学校行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其中随机听课不少于24节),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不少于20节(其中随机听课不少于15节),教师不低于15节;科学实施教学评价,有规范的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定期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各类教学业务档案、学生学籍管理档案规范;学校和学科教师有期中和期末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达到,得6分。 |
6 |
a.学校抓常态课堂的各种台帐齐全,有制度,有措施,有过程(资料),有成效。每缺一项,扣1分。 b.常态课随机听课范围覆盖各年级及各学科。校领导每天巡查两次以上。每学期校内视导不少于4次,其中年级视导不少于2次,学科视导不少于1次。一项不足,扣1分。 c.校领导、教师听课是否符合要求。达不到,各扣2分。 d.有无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每学年不少于2次(查看学校组织的学生、家长“评教评学”的问卷等过程资料,“评教评学”须有统计)。无制度或无资料,扣2分;评教评学少1次或无统计,扣1分。 e.教师各种业务档案、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规范。达不到,各扣1分。 f.学校和学科教师有期中和期末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无,扣2分;少1次,扣1分。 | |||
3.加强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和管理(有制度、计划、总结、活动过程资料、专题研究等资料);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常态课凡听必评,发现问题,认真记录,及时处理,跟踪指导;组织教师观摩《江苏省送优质教育资源下乡》教学光盘,过程资料齐全;有80﹪的教师每人每学期校内公开课至少1次;教师“好课率”(指优课和良课率)区管学校达80﹪、街道学校达60﹪。达到,得5分;每缺一项,扣1分。 |
5 |
a.有制度、计划、总结,缺一项扣1分。 b.每学科教研有活动过程资料,至少1个专题研究资料,骨干教师示范和引领作用明显。缺一项,扣1分。 c.教师每个学期至少15篇教学案(讲学稿),每篇有简要的教学后记或反思。达不到,扣1分。 d.每周听课情况,学校行政每周一汇总,每周一公布。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两周一汇总,两周一公布。学校每月向全体教师进行通报。达不到,扣1分。 e.未组织优质教育资源教学光盘观摩的,扣1分。 f.80﹪指每年中上公开课至少1次的教师比例(每学期须有统计)。达不到,扣1分。 g.“好课率”指优课和良课率的和。查看学校一年来各类公开课和校内教研活动评课记录(每学期须有统计),兼顾学生评价。达不到,扣1分。 附:统计表四。 | |||
4.学校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有“减负”措施并落实得好;规范征订学生教辅资料并有效使用;关心学习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帮扶和转化措施有力,成效明显。达到,得6分。 |
6 |
a.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和8小时。不达,扣3分。 b.不得强迫非住校学生到校上晚自习,住校生晚自习每天不超过2课时,并严禁用来组织文化补习或考试。不达,本项0分。 c.严禁组织任何年级学生在节假日(含双休日或寒暑假)集体上课,或以补差、提优等形式变相组织集体上课。不达,本项0分。 d.学校“减负”措施成文,有贯彻落实的过程材料。无,扣2分。 e.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以中等学业能力水平的学生为标准,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和2小时。不达,扣3分。 f.严禁乱征订教辅资料。不达,本项0分。 g.关心、帮扶和转化学困生,无措施、无过程或无成效,扣2分(须有原始名单、帮扶过程记录和学生进步情况前后对照的资料)。 | |||
5.学校教学工作自主创新,成效显著,社会认可度高,在全市或全区范围内影响大。 |
5 |
a.学校教学工作有独到之处,形成校本特色,有支撑材料。 b.学校教学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影响大,面向全市举行教学观摩活动1次以上的,得5分;教学工作经验在全市交流1次以上的,得3分。 c. 学校教学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影响大,面向全区举行教学观摩活动1次以上的,得3分;教学工作经验在全区交流1次以上的,得2分。 | |||
B7 教育技术 15分 |
1.学校教学设施与设备(含各功能室、多媒体、教学仪器和音像资料等)使用率高,图书流通率高(年生均借阅数小学、初中、高中分别达到8、10、12册)。达到,得3分;任一项明显不足,扣2分。 |
3 |
a.查看各学科教学设施与设备的使用记录,尤其是信息技术室的使用情况。存在明显问题的,每项扣1分。 b.理、化、生实验开设率达100%。达不到,每科扣1分。 c.图书流通不低于相应标准,可以查看学生借书电子卡或记录本,重点查看学校为提高使用率的校本做法。存在明显问题的,扣1分。 |
科室统计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 |
2.学校按要求成立教育技术室,配备专兼职人员,为教育教学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学校主页经常更新,电子校务水平高;积极参与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活动。 |
6 |
a.无教育技术室,专兼职人员配备不达要求,各扣1分。 b.教育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未上报,扣1分。 c.学校主页经常更新(各主要栏目每周至少更新1次,不得延迟集中发布)。更新慢,扣1分。 d.能运用学校网站和江宁教育城域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办公自动化,起到宣传学校和校务公开作用。信息化水平较差的,扣1分。 e.按要求及时、准确上报各项(学校、教师、学生等)基础数据并能及时更新。不达,扣1分。 f.积极使用“江宁区网上家长学校”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不达,扣1分。 g.学校鼓励教师、学生使用江宁教育城域网各类教育教学平台并上传作品。不达,扣1分。 h.有教师或学生相关成果被江宁教育城域网优质资源库录用。无,扣1分。 | |||
3.学校建有教研服务平台,每个教研组建有学科专题网,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有主页或博客,大力开展网络教科研活动;中青年教师积极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整合课学科覆盖率达100%(对城区和街道学校酌情给分)。 |
3 |
a. 学校有教学研究网、学科专题网、学生专题学习网(如研究性学习专题学习网)以及论坛(BBS)、博客(BLOG)、魔灯(MOODEL)等教研服务平台。没有,扣1分。 b.区以上骨干、学校行政、教研组长均有主页、博客或专题学习网站。缺1人,扣0.5分;点击率明显低,扣1分。 c.所有学科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有整合课件或教案。无或明显不足,扣1分。 | |||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教育技术相关培训,组织教师、学生参加上级举办的教育技术方面各项竞赛评比活动,并有区级及以上成果。 |
3 |
a.各类人员参加培训出勤率低于90%,扣1分。 b.教师或学生有一项区级及以上教育技术方面竞赛评比活动不参加,扣1分。 c.教师或学生无区级及以上教育技术方面竞赛评比成果的,各扣1分。 | |||
B8 科研管理 12分 |
1.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有鼓励教师参与教科研、开展课题研究的考评制度和奖励制度,有一定的经费投入,每年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菜单”式培训不少于1次,研究过程规范有序,承担的集体课题或实验项目全部按时顺利结题。达到,得5分;无制度或无投入扣2分,主观延迟结题的扣2分,有1项未通过结题的0分。 |
4 |
a.有制度,有投入。无制度或无投入,扣2分。 b.有教科研培训。无“菜单”式培训,扣2分。 c.有课题主观延迟结题的(即学校未提前向科研管理部门申请延期,也未得到批复而延迟结题),扣2分。 d.有1项集体课题或实验项目未通过结题或验收的,本项0分。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问卷调查 | |
2.学校能用教科研带动、指导学校整体改革尤其是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有体现教改方向的科研课题或实验项目,课题等级总分基本达上年水平(±2分)得5分,无市级以上集体课题再扣1分,无区级以上集体课题的本项0分;与上年比,课题等级总分在±2分的基础上每增、减3分分别加、减1分;与上年比,课题等级总分保持全区前1—5位的加2分,保持前6—15位的加1分;当年有课题、项目、研究基地或项目中心被取消的0分(在研究期内课题等级分计入每年,集体课题被省、市、区级规划立项分别得10、8、6分,每项个人课题被市、区立项分别得1、0.5分。列为省、市重点课题的加2分,学校当年被省、市、区列为研究基地或项目中心的视同增加一项同级课题,学会或电教等非规划课题相应降一等)。 |
8 |
a.有课题或项目,等级总分基本达上年水平(±2分),得5分。 b.课题等级总分的计算是指原始分值,不是效能分值,须在与上年比或全区排位后再计算效能分(下同)。 c.无市级以上集体课题扣效能分1分,无区级以上集体课题本项0分,当年有课题、项目、研究基地或项目中心被取消的,本项0分。 d.同一课题被多级立项,取最高等级分,不重复计算。 e.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得超过16分。 附:统计表五;自查统计表一。 | |||
B9 校园文化 12分 |
1. 学校贯彻落实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校园环境达到绿化、净化、美化、文明化要求,文化氛围浓厚;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各种传统的、季节性的主题文化艺术活动正常开展,师生参与面广;用字用语规范,板报橱窗及时更新。都达到,得5分;任一项明显不足的扣2分;无记载无过程资料的本项0分。 |
5 |
a.校园环境好,文化氛围浓(现场观察与感受);一般,扣1分;较差,扣2分。 b.校园文化活动能正常开展,内容丰富,能反映自然环境、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学校文化墙等学校组织文化载体的建设过程,有计划、有过程 、有记录;无记载无过程资料的0分。 c.校园内用字用语规范,有3处以上问题的扣1分,有5处以上问题的扣2分。 d.板报橱窗至少每月更新一次,更新不及时的扣1分;基本不更新的扣2分。 |
听取汇报 现场观察 查阅资料 问卷调查 个别访谈 | |
2.学校组织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师生员工关系和谐,教职工群体凝聚力强,教师团队(或学习型组织)初步形成,得3分;任一项明显不足或无证明资料,扣1分。 |
3 |
a.内涵不够丰富,特色一般,无体现,无感受,扣1分 (问卷调查或访谈)。 b.师生员工关系(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紧张,矛盾突出,扣1分。 c.至少形成三个及以上教师团队(或学习型组织),且有过程证明资料;学校学科组、教研组、科研组不纳入计算,教师群众性、自发性组织,如教师沙龙等可纳入计算;如果算校内特定对象的教师培训班,要有明确的编班、课程计划和活动过程;团队少或无证明资料,扣1分。 | |||
3. 学校在体、艺、科方面办出了特色,在区域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师生和社会的认可,并有详实的过程资料,加4分;特色一般的,加2分;学校为市级(含以上)、区级提供现场放样试点的,区管学校每次加1分、0.5分、街道学校每次加2分、1分。 |
4 |
a.学校在体、艺、科学科任一方面办出特色,有该方面特色渐成的过程资料。 b.“师生和社会的认可”指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对该项工作的认可度,平均不低于60﹪(问卷调查或访谈),每下降10﹪扣0.5分。 c.“较大影响”指该项工作经验在全市交流或面向全市举行观摩活动。“特色一般”指该项工作经验在全区交流或面向全区举行观摩活动。 d.“特色分”与“放样试点加分”不重复计算。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得超过8分。 | |||
B10 社会评价 13分 |
1.学校重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社区舆论等方面的监督作用,学校发展得到社会多方面的认可,学生、家长及社区成员满意度高(≥80﹪)。达到,得3分;满意度每降10﹪减0.5分。 |
3 |
a.有家校互动、社区—学校互动的过程材料,有社会评价及统计。无过程,扣1分;无统计,扣0.5分。 b.学生满意度不低于80﹪,每降10﹪减0.5分。 c.家长满意度不低于80﹪,每降10﹪减0.5分。 d.教职工满意度不低于80﹪,每降10﹪减0.5分。 |
科室统计 查阅资料 问卷调查 个别访谈 座谈会 | |
2. 学校获得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表彰的等级总分,区管学校达区均的得4分,街道学校达区均的得6分;等级总分在区均的基础上每增、减10﹪分别加、减1分(每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街道或区教育局表彰的荣誉分别得10、8、6、4、2分,可累计)。 |
4 |
a.荣誉指各类先进,不包括教职工个人获奖。 b.等级总分的计算是指该项的原始分值,区均分由区级统计,学校只需计算原始分值。 c.等级总分在区均的基础上每增、减10﹪的分值再分别加、减1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得超过8分。 d.部门表彰降一层次后再计分值。 附:统计表六;自查统计表二。 | |||
3.学校当年接受综合督导,并获得好评。 |
6 |
a.被评为优秀等第的,加6分。 b.被评为良好等第的,加4分。 c.被评为合格等第的,加2分。 d.被评为差的,本B项为0分。 | |||
A2教 师 发 展 100分 |
B11 师德形象 16分 |
1.教职工遵纪守法,敬业爱生,师德整体形象好,严格执行“三要八不准”,无违法乱纪、有效投诉、媒体负面曝光等现象,无体罚学生的现象,家长对师德、师风的满意度达80﹪以上,得8分;有一项未达扣4分,有二项及以上未达0分,有受行政处分以上的,本B项为0分。 |
8 |
a.无违法乱纪、有效投诉、媒体负面曝光等现象(问卷或访谈);有一项且查实是校方(含教师)责任的,扣4分。 b.严禁公办教师有偿家教或在社会办学机构兼课,无被查实的体罚学生现象。有一例,扣4分。 c.家长满意度达80﹪;未达,每降10﹪减1分。 d.上述问题同时具有二项及以上的,本项0分。 e.有犯罪行为的,学校直评为三等。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问卷调查 个别访谈 |
2.教职工获得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荣誉及其他政治荣誉的等级总分。区管学校达区均的得6分,街道学校达区均的得8分;等级总分在区均的基础上每增、减10﹪分别加、减1分。(受国家、省、市、区、街道政府(或教育局)表彰的荣誉(含当年选为相应等级的劳动模范和人大代表),分别得10、8、6、4、2分。可累计)。 |
8 |
a.这里的教职工,指全体在职且在岗的教职工。 b.荣誉的等级总分的计算是指该项的原始分值,区均分由区级统计,学校只需计算原始分值。 c.等级总分在区均的基础上每增、减10﹪的分值再分别加、减1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得超过12分。 d.部门表彰降一层次后再计分值。 附:统计表七;自查统计表三。 | |||
B12教学能力 40分 |
1.教师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观念先进,教学的能力和水平高,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比例高。教师获教育教学业务称号的师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教师总数)居全区1—5位得18分,6—10位得16分,11—15位得14分,16—20位得12分,21—25位得10分,26—30位得8分(街道学校上浮一档);与上年比,等级均分每升、降一档分别加、减2分,保持全区前1—5位的加3分,保持前6—10位的加2分,保持前11—15位的加1分;高中居全区1—5位分别得18、16、14、12、10分,与上年比每升、降一位分别加、减2分(特级教师或省名师、市名校长或市学科带头人或市名师、市青优或区学科带头人(含教学、德育、教科研方面)、区骨干教师,分别得5、3、2、1分,兼有情况取最高荣誉。区内调入的不记分,调出的记原单位分,次年分别调整等级总分的基数)。 |
18 |
a.这里教师指在教学岗位的教师(不含内退教师,但包括聘用教师)。 b.教师业务称号等级分是指师均等级分(保留四位小数),先计算学校师均等级分,再根据学校师均等级分全区排序计分(街道学校上浮一档后再计算得分)。 c.教师兼有荣誉的情况取最高荣誉,不重复计算。省教育学会评的省优青暂时等同于市青优,计等级分3分/人。 d.当年区内调入的不记分,调出的记原单位分。 e.先算全区排位分,再算与上年比升降分,后算保持分。 f.次年根据变化情况分别调整骨干教师调出、调入学校的等级总分的基数。 g.各种骨干荣誉以人事科和相关业务科室统计为准。 附:统计表八;自查统计表四。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问卷调查 个别访谈 座谈会 | |
2.教师勤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丰富,各类教学竞赛(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或认可)获奖师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教师总数)居全区1—5位得22分,6—10位得20分,11—15位得18分,16—20位得16分,21—25位得14分,26—30位得12分(街道学校上浮一档);与上年比,等级均分每升、降一档分别加、减2分,保持全区前1—5位的加3分,保持前6—10位的加2分,保持前11—15位的加1分;高中居全区1—5位分别得22、20、18、16、14分,与上年比每升、降一位分别加、减2分,保持前2位的加2分(教学竞赛获奖等级:国家级一等、二等、三等分别得7、6、5分;省级一等、二等、三等分别得6、5、4分;市级一等、二等、三等分别得5、4、3分;区级一等、二等、三等分别得4、3、2分;片级一等、二等、三等分别得3、2、1分。可累计)。 |
22 |
a.这里教师指在教学岗位的教师(不含内退教师,但包括聘用教师)。 b.各类教学竞赛指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或认可的教学竞赛活动,参加其他区县教学竞赛须我区教研室认可才算。对教学改革试点学校的要求应不低于其他学校。 c.获奖等级分是指师均等级分(保留四位小数),再根据学校师均等级分全区排位计分。 d.先算排位分,再算升降分,后算保持分。 e.各种奖项以相关业务科室统计为准,可按人次累计。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得超过36分。 附:统计表九;自查统计表五。 | |||
3.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高,课堂教学学生认可度高,得4分。 |
4 |
a.区管学校不低于70%、街道学校不低于60%教师的教学得到学生认可(指在“好”、 “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中 “好”、“较好”两个等级所占的比例之和)。 b.学生认可度每下降10%减1分。 | |||
B13科研能力 26分 |
1.教师科研意识强,个人课题(包括校级)研究达80%以上,得10分;每升、降10%分别加、减1分;与上年比,参与率每升、降10%再分别加、减1分。 |
10 |
a.个人指在职且在岗的学科教师。 b.个人课题包括市、区、校级个人课题(集体课题的主持人若无个人课题,可视为该同志的个人课题数,其他成员不再计算,同一课题不重复计算)。 c.教师参与率在80%的基础上,每升、降10%分别加、减1分;与上年比,参与率每升、降10%再分别加、减1分。 d.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得超过16分。 附:统计表十;自查统计表六。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问卷调查 个别访谈 | |
2.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高,个人课题能全部按时顺利结题,得4分;缺1例扣2分。 |
4 |
a.全部顺利结题,缺1例扣2分。 b.按时顺利结题,市级以上(含)课题由于学校或承担者责任延期结题的,每例扣1分。 | |||
3.教师科研成果丰富,科研成果师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教师总数)居全区1—5位得12分,6—10位得10分,11—20位得8分,21—30位得6分;与上年比,等级均分每升、降一档分别加、减2分;与上年比,等级均分保持全区前1—5位的加2分,保持前6—10位的加1分;高中组居全区1—5位分别得12、11、10、9、8分,与上年比每升、降一位分别加、减1分,保持前2位的加1分(教育教学论文获奖或发表等级:国家级一等、二等、三等分别得6、5、4分;省级一等、二等、三等分别得5、4、3分;市级一等、二等、三等分别得4、3、2分;区级一等、二等、三等分别得3、2、1分。获奖以各级教育学会证书为准,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的为相应一等再加1分,其他期刊发表视为同级一等,教辅资料除外,可按人次累计)。 |
12 |
a.这里“教师”指在学校专任教师(不含内退教师,但包括聘用教师)。 b.成果等级分是指师均等级分(保留四位小数),再根据学校师均等级分在全区排序计分。 c.先算排位分,再算升降分,后算保持分。 d.各种论文获奖,以各级教育学会证书为准,统计数据以区教科室统计为准。 e.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的为相应一等再加1分,其他期刊发表视为同级一等。 f.练习册等教辅资料除外。 g.可按人次累计。 h.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22分。 附:统计表十一;自查统计表七。 | |||
B14继续教育 18分 |
1.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合格学历比例达规定比例,得4分;与规定比例比,每降低1﹪扣0.5分。 |
4 |
a.小学教师合格学历比例达100﹪。 b.初中教师合格学历比例达95﹪。 c.高中教师合格学历比例达95﹪。 附:统计表十二。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问卷调查 | |
2.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不断上升,达规定比例,得8分;与规定比例比,每降低1﹪扣1分;已达规定比例,且与上年高一层次学历比例比,每增加1﹪加1分。 |
8 |
a.小学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达75﹪(城区达85﹪)。 b.初中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达70﹪(城区达75﹪)。 c.高中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达12﹪。 d.与规定比例比,每降低1﹪扣1分。 e.小学专、本科不分别计算,专科率达95﹪的学校以本科推进率计算,不重复计算;初中本科、硕士不分别计算,本科率达95﹪的学校以硕士推进率计算,不重复计算。 f.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16分。 附:统计表十三。 | |||
3.教师继续教育课时完成率达90﹪,全年应参训出勤率不低于80﹪,得6分;课时完成率每下降5﹪减1分;出勤率每下降10﹪减1分。 |
6 |
a.“教师”指全体教师,不包括职工和工人(职工和工人应参加人事局等其他系统组织的培训)。 b.“应参训出勤率”酌情扣分,但教育局下达指标的市“千农培训”、省有关脱产培训有不参加的每缺1人扣1分。 附:统计表十四。 | |||
A3 学 生 发 展 小学部分 150分 |
B15教学质量 40分 |
学校各科教学质量高,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整体情况好,解决学习和实践问题的能力强,智力得到有效发展。非毕业年级调研性检测基本保持前三年平均水平,得40分。与前三年平均水平比,合格率每升、降1﹪分别加、减2分,优秀率每升、降1﹪分别加、减1分,总均分与全区总均分的差距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2分;每次参考率达100﹪(含在籍和不在籍借读生,生病需证明和病历,下同),每下降1﹪减4分,弄虚作假被查实的本B项0分。 |
40 |
a.调研性检测,指每年1月份的全区调研性检测。 b.“保持前三年平均水平”是指学校当年检测水平与前三年检测的平均水平比较。 c.总均分与全区总均分的差距和前三年平均水平比,正值差距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2分,负值差距每升、降1分分别减、加2分。 d.由于每年抽测的学科数不同,总均分与全区总均分的差距须转换成学科平均差距。 e.“参考率”包括在籍和不在籍借读生,必须列出。 f.弄虚作假被查实的,本B项0分。 附:统计表十五。 |
科室统计 |
B16周期增值 40分 |
学校周期性教育教学质量增值明显,当年小升初毕业考试基本保持前三年平均水平,得40分。与前三年平均水平比,合格率每升、降1﹪分别加、减2分,优秀率每升、降1﹪分别加、减1分,总均分与全区总均分的差距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2分;每次参考率下降1﹪减4分,参考率低于95﹪和弄虚作假被查实的本B项0分。 |
40 |
a.“周期性教育教学质量”指学段周期教育教学成果终端体现。 b.“保持前三年平均水平”是指学校当年毕业考试成绩与前三年毕业考试的平均水平比较。 c.其他解释同前一项。 附:统计表十六。 |
科室统计 | |
B17道德与法纪 18分 |
1.学生思想品德好,日常行为规范,操行合格率高(100﹪),得6分;有1起涉案违法事件的0分;有1起犯罪事件的本B项0分。 |
6 |
a.学生思想品德好,日常行为规范,穿着发式符合身份;有明显不规范行为的,扣2分。 b.随机抽查《成长的脚印》、《综合水平素质评价书》等记载学生操行水平的材料。存在明显不足的,扣2分。 c.涉案违法事件,指公安部门有学生涉案记录的情况,参考法制安全科和普教科的记录。 d.犯罪现象,指被检察机关起诉并认定有犯罪事实的情况,参考法制安全科和普教科的记录。 e.本项须有当地公安派出所提供的相关证明资料。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 |
2.学生积极为集体争得荣誉,品德表现得到社会认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含区教育局)开展且应参加的相关活动得2分,缺1次减1分;团体奖等级总分(=∑各等级分)达区均分得5分,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0.5分;生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学生总数)居全区1—5位得5分,6—10位得4分,11—18位得3分,19—27位得2分,28—30位得1分(每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区教育局(街道参照)颁发的荣誉一、二、三等分别得6、5、4分;5、4、3分;4、3、2、分;3、2、1分。取前6名的项目,1—2名、3—4名、5—6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取前8名的项目,1—2名、3—5名、6—8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其他社会荣誉相应降一等,无等级划分的视同一等,可累计)。 |
12 |
a.有了解社会对学生品德认可情况的材料(问卷调查)。 b.学校参加应参加的道德与法纪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不缺得2分;缺1次扣1分,不够扣的扣本项目得分。 c.团体奖等级总分指学生团体获奖等级分的和,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 d.生均等级分指学生个体获奖等级总分与学校学生总数的商,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区评根据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计算该项得分(保留四位小数)。 e.学校原始分值为0分的本项不得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18分。 附:统计表十七;自查统计表八、九。 | |||
B18学习与创新 18分 |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端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学校在科技教育周或宣传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或科技竞赛,并有科(劳)技兴趣小组。达到,得6分;任一项明显不足,扣2分。 |
6 |
a.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现场观察与感受);存在明显不足的,扣2分。 b.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过程和效果等资料;无过程资料,扣2分。 c.学校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或科技竞赛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成果等资料;无过程资料,扣2分。 d.学校形成至少有3个以上科(劳)技兴趣小组梯队,有活动过程和成果等资料;兴趣小组少或无资料,扣2分。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 |
2.学生具有初步创新意识,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与竞赛(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竞赛成绩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含区教育局)开展且应参加的相关活动得2分,缺1次减1分;团体奖等级总分(=∑各等级分)达区均分得5分,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0.5分;生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学生总数)居全区1—5位得5分,6—10位得4分,11—18位得3分,19—27位得2分,28—30位得1分(每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区教育局(街道参照)颁发的荣誉一、二、三等分别得6、5、4分;5、4、3分;4、3、2、分;3、2、1分。取前6名的项目,1—2名、3—4名、5—6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取前8名的项目,1—2名、3—5名、6—8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其他社会荣誉相应降一等,无等级划分的视同一等,可累计)。 |
12 |
a.参加应参加的学习与创新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 b.学校参加应参加的学习与创新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不缺得2分;缺1次扣1分,不够扣的扣本项目得分。 c.团体奖等级总分指学生团体获奖等级分的和,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 d.生均等级分指学生个体获奖等级总分与学校学生总数的商,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区评根据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计算该项得分(保留四位小数)。 e.学校原始分值为0分的本项不得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18分。 附:统计表十八;自查统计表十、十一。 | |||
B19运动与健康 17分 |
1.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体育活动,体育课(身体素质主要指标抽测)及格率中小学均≥95﹪;学校每年召开1次学校体育运动会;学生六种常见病患病率低于国家平均标准,近视率低于市平均标准。达到,得5分;任一项明显不足,扣2分;与上年比,问题增加一项再扣本B项2分。 |
5 |
a.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现场观察与感受);存在明显不足的,扣2分。 b.有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体育活动的计划、过程和效果等资料;无过程资料,扣2分。 c.学生体育课的及格率符合规定;低,扣2分。 d.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生成表。 e.有当年校运动会举办证明资料,并统计师生参与面。 f.六种常见病(卫生部、教育部用九个单项指标反映六种常见病的防治情况:蛔虫感染率、沙眼患病率、贫血患病率、龋均充填率、龋齿充填率、刷牙率、视力低下率、营养不良患病率、肥胖检出率)发病率低;高,扣2分。若是学生体检数据以医院统计盖章证明为准。 g.近视率低于市平均标准;高,扣2分。 h.问题增加一项是指与上年比上述问题新增加一项。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问卷调查 | |
2.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和竞赛,竞赛成绩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含区教育局)开展且应参加的相关活动得2分,缺1次减1分;团体奖等级总分(=∑各等级分)达区均分得5分,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0.5分;生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学生总数)居全区1—5位得5分,6—10位得4分,11—18位得3分,19—27位得2分,28—30位得1分(街道学校上浮一档)(每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区教育局(街道参照)颁发的荣誉一、二、三等分别得6、5、4分;5、4、3分;4、3、2、分;3、2、1分。取前6名的项目,1—2名、3—4名、5—6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取前8名的项目,1—2名、3—5名、6—8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其他社会荣誉相应降一等,无等级划分的视同一等,可累计)。 |
12 |
a.参加应参加的运动与健康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 b.学校参加应参加的运动与健康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不缺得2分;缺1次扣1分,不够扣的扣本项目得分。 c.团体奖等级总分指学生团体获奖等级分的和,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 d.生均等级分指学生个体获奖等级总分与学校学生总数的商,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区评根据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计算该项得分(保留四位小数)。 e.街道学校上浮一档指生均等级分的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后计算该项得分。 f.学校原始分值为0分的本项不得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18分。 附:统计表十九;自查统计表十二、十三。 | |||
B20审美与艺术 17分 |
1.学校重视艺术与审美教育,开设艺术团队、兴趣小组,每年开展全校性艺术活动,如艺术节、合唱节等;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文学艺术兴趣广泛。达到,得5分;任一项明显不足,扣2分。 |
5 |
a.学校有开展艺术与审美教育活动的计划、过程和效果等资料;无过程资料,扣2分。 b.学校形成至少有3个以上艺术团队、兴趣小组梯队,有活动过程和成果等资料;艺术团队、兴趣小组少或无资料,扣2分。 c.学校举办艺术节、合唱节;缺一项,扣1分。 d.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文学艺术兴趣广泛(现场观察与感受);存在明显不足,扣2分。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 |
2.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积极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和竞赛,竞赛成绩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含区教育局)开展且应参加的相关活动得2分,缺1次减1分;团体奖等级总分(=∑各等级分)达区均分得5分,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0.5分;生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学生总数)居全区1—5位得5分,6—10位得4分,11—18位得3分,19—27位得2分,28—30位得1分(街道学校上浮一档)(每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区教育局(街道参照)颁发的荣誉一、二、三等分别得6、5、4分;5、4、3分;4、3、2、分;3、2、1分。取前6名的项目,1—2名、3—4名、5—6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取前8名的项目,1—2名、3—5名、6—8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其他社会荣誉相应降一等,无等级划分的视同一等,可累计)。 |
12 |
a.参加应参加的审美与艺术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 b.学校参加应参加的审美与艺术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不缺得2分;缺1次扣1分,不够扣的扣本项目得分。 c.团体奖等级总分指学生团体获奖等级分的和,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 d.生均等级分指学生个体获奖等级总分与学校学生总数的商,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区评根据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计算该项得分(保留四位小数)。 e.街道学校上浮一档指生均等级分的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后计算该项得分。 f.学校原始分值为0分的本项不得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18分。 附:统计表二十;自查统计表十四、十五。 | |||
A3 学 生 发 展 初中部分 150分 |
B15教学质量 30分 |
学校各科教学质量高,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整体情况好,解决学习和实践问题的能力强,智力得到有效发展。初二年级调研性检测基本保持上年水平,得30分。与上年比,合格率每升、降1﹪分别加、减2分,优秀率每升、降1﹪分别加、减1分,总均分与全区总均分的差距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2分;每次参考率达100﹪(含在籍和不在籍借读生,生病需证明和病历,下同),每下降1﹪减3分,弄虚作假被查实的本B项0分。 |
30 |
a. a.与上年比,是与上年初一年级调研性检测成绩比。 b.总均分与全区总均分的差距,正值差距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2分,负值差距每升、降1分分别减、加2分。 c.由于每年抽测的学科数不同,总均分与全区总均分的差距须转换成学科平均差距或百分制差距。 d.“参考率”包括在籍和不在籍借读生,必须列出。 e.弄虚作假被查实,本B项0分。 附:统计表十五。 |
科室统计 |
B16周期增值 60分 |
学校周期性教育教学质量增值明显,当年中考总均分与全区总均分的差距基本保持前三年平均水平,得60分。总均分与全区总均分的差距和前三年平均水平比,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3分;首超市均分的另加5分;每次参考率达100﹪,每下降1﹪减3分,弄虚作假被查实的本B项0分。 |
60 |
a.“周期性教育教学质量”指学段周期教育教学成果终端体现。 b.总均分与全区总均分的差距和前三年平均水平比,正值差距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3分,负值差距每升、降1分分别减、加3分。 c.首超市均指中考总均分第一次超市均分的学校。 d.其他解释同前一项. 附:统计表十六。 |
科室统计 | |
B17道德与法纪 15分 |
1.学生遵纪守法,行为规范,思想品德好,操行合格率高(100﹪),具有一定的民主法制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违法犯罪现象,得5分;有1起涉案违法事件的0分,有1起犯罪事件的本B项0分。 |
5 |
a.学生思想品德好,日常行为规范 (现场观察与感受);有明显不规范行为的,扣1分。 b.随机抽查《成长的脚印》、《综合水平素质评价书》等记载学生操行水平的材料。存在明显不足的,扣2分。 c.涉案违法事件,指公安部门有学生涉案记录的情况,参考法制安全科和普教科的记录。 d.犯罪现象,指被检察机关起诉并认定有犯罪事实的情况,参考法制安全科和普教科的记录。 e.本项须有当地公安派出所提供的相关证明资料。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 |
2.学生积极为集体争得荣誉,品德表现得到社会认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含区教育局)开展且应参加的相关活动得2分,缺1次减1分;团体奖等级总分(=∑各等级分)达区均分得4分,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0.5分;生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学生总数)居全区1—6位得4分,7—15位得3分,16—25位得2分,26—31位得1分(每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区教育局(街道参照)颁发的荣誉一、二、三等分别得6、5、4分;5、4、3分;4、3、2、分;3、2、1分。取前6名的项目,1—2名、3—4名、5—6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取前8名的项目,1—2名、3—5名、6—8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其他社会荣誉相应降一等,无等级划分的视同一等,可累计)。 |
10 |
a.有了解社会对学生品德认可情况的材料(问卷调查)。 b.学校参加应参加的道德与法纪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不缺得2分;缺1次扣1分,不够扣的扣本项目得分。 c.团体奖等级总分指学生团体获奖等级分的和,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 d.生均等级分指学生个体获奖等级总分与学校学生总数的商,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区评根据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计算该项得分(保留四位小数)。 e.学校原始分值为0分的本项不得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15分。 附:统计表十七;自查统计表八、九。 | |||
B18学习与创新 15分 |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端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学校在科技教育周或宣传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或科技竞赛,并有科(劳)技兴趣小组。达到,得5分;任一项明显不足,扣2分。 |
5 |
a.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现场观察与感受);存在明显不足的,扣2分。 b.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过程和效果等资料;无过程资料,扣2分。 c.学校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或科技竞赛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成果等资料;无过程资料,扣2分。 d.学校形成至少有3个以上科(劳)技兴趣小组梯队,有活动过程和成果等资料;兴趣小组少或无资料,扣2分。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 |
2.学生具有初步创新意识,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与竞赛(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竞赛成绩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含区教育局)开展且应参加的相关活动得2分,缺1次减1分;团体奖等级总分(=∑各等级分)达区均分得4分,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0.5分;生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学生总数)居全区1—6位得4分,7—15位得3分,16—25位得2分,26—31位得1分(每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区教育局(街道参照)颁发的荣誉一、二、三等分别得6、5、4分;5、4、3分;4、3、2、分;3、2、1分。取前6名的项目,1—2名、3—4名、5—6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取前8名的项目,1—2名、3—5名、6—8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其他社会荣誉相应降一等,未分等级视同一等,可累计)。 |
10 |
a.学校参加应参加的学习与创新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不缺得2分;缺1次扣1分,不够扣的扣本项目得分。 b.团体奖等级总分指学生团体获奖等级分的和,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 c.生均等级分指学生个体获奖等级总分与学校学生总数的商,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区评根据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计算该项得分(保留四位小数)。 d.学校原始分值为0分的本项不得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15分。 附:统计表十八;自查统计表十、十一。 | |||
B19运动与健康 15分 |
1.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体育活动,体育课(身体素质主要指标抽测)及格率中小学均≥95﹪;学校每年召开1次学校体育运动会;学生六种常见病患病率低于国家平均标准,近视率低于市平均标准。达到,得7分;任一项明显不足,扣2分;与上年比,问题增加一项再扣本B项2分。 |
5 |
a.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现场观察与感受);存在明显不足的,扣2分。 b.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体育活动的计划、过程和效果等资料;无过程资料,扣2分。 c.体育课及格率、中考体育成绩符合规定。低,扣2分。 d.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生成表。 e.有当年校运动会举办证明资料,并统计师生参与面。 f.六种常见病(卫生部、教育部用九个单项指标反映六种常见病的防治情况:蛔虫感染率、沙眼患病率、贫血患病率、龋均充填率、龋齿充填率、刷牙率、视力低下率、营养不良患病率、肥胖检出率)发病率低;高,扣2分。若是学生体检数据以医院统计盖章证明为准。 g.近视率低于市平均标准;高,扣2分。 h.问题增加一项是指与上年比上述问题新增加一项。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 |
2.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和竞赛,竞赛成绩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含区教育局)开展且应参加的相关活动得2分,缺1次减1分;团体奖等级总分(=∑各等级分)达区均分得4分,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0.5分;生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学生总数)居全区1—6位得4分,7—15位得3分,16—25位得2分,26—31位得1分(街道学校上浮一档)(每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区教育局(街道参照)颁发的荣誉一、二、三等分别得6、5、4分;5、4、3分;4、3、2、分;3、2、1分。取前6名的项目,1—2名、3—4名、5—6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取前8名的项目,1—2名、3—5名、6—8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其他社会荣誉相应降一等,无等级划分的视同一等,可累计)。 |
10 |
a.学校参加应参加的运动与健康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不缺得2分;缺1次扣1分,不够扣的扣本项目得分。 b.团体奖等级总分指学生团体获奖等级分的和,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 c.生均等级分指学生个体获奖等级总分与学校学生总数的商,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区评根据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计算该项得分(保留四位小数)。 d.街道学校上浮一档指生均等级分的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后计算该项得分。 e.学校原始分值为0分的本项不得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15分。 附:统计表十九;自查统计表十二、十三。 | |||
B20审美与艺术 15分 |
1.学校重视艺术与审美教育,开设艺术团队、兴趣小组,每年开展全校性艺术活动,如艺术节、合唱节等;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文学艺术兴趣广泛。达到,得7分;任一项明显不足,扣2分。 |
5 |
a.学校有开展艺术与审美教育活动的计划、过程和效果等资料;无过程资料,扣2分。 b. 学校形成至少有3个以上艺术团队、兴趣小组梯队,有活动过程和成果等资料;艺术团队、兴趣小组少或无资料,扣2分。 c.学校举办艺术节、合唱节;缺一项,扣1分。 d.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文学艺术兴趣广泛(现场观察与感受);存在明显不足,扣2分。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 |
2.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积极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和竞赛,竞赛成绩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含区教育局)开展且应参加的相关活动得2分,缺1次减1分;团体奖等级总分(=∑各等级分)达区均分得4分,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0.5分;生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学生总数)居全区1—6位得4分,7—15位得3分,16—25位得2分,26—31位得1分(街道学校上浮一档)(每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区教育局(街道参照)颁发的荣誉一、二、三等分别得6、5、4分;5、4、3分;4、3、2、分;3、2、1分。取前6名的项目,1—2名、3—4名、5—6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取前8名的项目,1—2名、3—5名、6—8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其他社会荣誉相应降一等,无等级划分的视同一等,可累计)。 |
10 |
a.学校参加应参加的审美与艺术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不缺得2分;缺1次扣1分,不够扣的扣本项目得分。 b.团体奖等级总分指学生团体获奖等级分的和,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 c.生均等级分指学生个体获奖等级总分与学校学生总数的商,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区评根据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计算该项得分(保留四位小数)。 d.街道学校上浮一档指生均等级分的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后计算该项得分。 e.学校原始分值为0分的本项不得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15分。 附:统计表二十;自查统计表十四、十五。 | |||
A3 学 生 发 展 高中部分 150分 |
B15教学质量 40分 |
学校各科教学质量高,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整体情况好,解决学习和实践问题的能力强,智力得到有效发展。本年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通过率和优秀率达前两年平均水平,得40分;与前两年平均水平比,通过率和优秀率每增、减1﹪,分别加、减2分。 |
40 |
a.本项统计指全省高二学业水平测试。 b.通过率指生均学科通过率。生均学科通过率=∑各学科通过人次(单科为C及其以上)/ 学科数/ 参考总人数。 c.优秀率指生均学科优秀率。生均学科优秀率=∑各学科优秀人次(单科为A)/ 学科数/ 参考总人数。 附:统计表十五。 |
科室统计 |
B16周期增值 60分 |
学校周期性教育教学质量增值明显,当年高考本二以上的进线率达前两年平均水平,得60分;与前两年平均水平比,进线率每增、减1﹪,分别加、减3分。 |
60 |
a.“周期性教育教学质量”指学段周期教育教学成果终端体现。 b. 进线率指高考本二以上(含本二)的进线率。进线率=本二以上(含本二)进线人数/ 参考总人数。 附:统计表十六。 |
科室统计 | |
B17道德与法纪 13分 |
1.学生遵纪守法,行为规范,思想品德好,操行合格率高(100﹪),具有一定的民主法制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得5分;有1起涉案违法事件的0分,有1起犯罪事件的本B项0分。 |
5 |
a.学生思想品德好,日常行为规范 (现场观察与感受);有明显不规范行为的,扣1分。 b.随机抽查《综合水平素质评价书》、《青春的证明》等记载学生操行水平的材料。存在明显不足的,扣2分。 c.涉案违法事件,指公安部门有学生涉案记录的情况,参考法制安全科和普教科的记录。 d.犯罪现象,指被检察机关起诉并认定有犯罪事实的情况,参考法制安全科和普教科的记录。 e.本项须有当地公安派出所提供的相关证明资料。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 |
2.学生积极为集体争得荣誉,品德表现得到社会认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含区教育局)开展且应参加的相关活动得2分,缺1次减1分;团体奖等级总分(=∑各等级分)达中学组区均分得3分,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0.5分;生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学生总数)居全区中学组1—5位得3分,6—15位得2分,16—25位得1分(每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区教育局(街道参照)颁发的荣誉一、二、三等分别得6、5、4分;5、4、3分;4、3、2、分;3、2、1分。取前6名的项目,1—2名、3—4名、5—6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取前8名的项目,1—2名、3—5名、6—8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其他社会荣誉相应降一等,无等级划分的视同一等,可累计)。 |
8 |
a.有了解社会对学生品德认可情况的材料(问卷调查)。 b.学校参加应参加的道德与法纪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不缺得2分,缺1次扣1分,不够扣的扣本项目得分。 c.团体奖等级总分指学生团体获奖等级分的和,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 d.生均等级分指学生个体获奖等级总分与学校学生总数的商,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区评根据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计算该项得分(保留四位小数)。 e.学校原始分值为0分的本项不得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12分。 附:统计表十七;自查统计表八、九。 | |||
B18学习与创新 13分 |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端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学校在科技教育周或宣传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或科技竞赛,并有科(劳)技兴趣小组。达到,得5分;任一项明显不足,扣1分。 |
5 |
a.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现场观察与感受);存在明显不足的,扣1分。 b.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过程和效果等资料;无过程资料,扣1分。 c.学校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或科技竞赛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成果等资料;无过程资料,扣1分。 d.学校形成至少有3个以上科(劳)技兴趣小组梯队,有活动过程和成果等资料;兴趣小组少或无资料,扣1分。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 |
2.学生具有初步创新意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和科技创新竞赛(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竞赛成绩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含区教育局)开展且应参加的相关活动得2分,缺1次减1分;团体奖等级总分(=∑各等级分)达中学组区均分得3分,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0.5分;生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学生总数)居全区中学组1—5位得3分,6—15位得2分,16—25位得1分(每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颁发的荣誉一、二、三等分别得6、5、4分;5、4、3分;4、3、2、 |
8 |
a.学校参加应参加的学习与创新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不缺得2分,缺1次扣1分,不够扣的扣本项目得分。 b.团体奖等级总分指学生团体获奖等级分的和,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 c.生均等级分指学生个体获奖等级总分与学校学生总数的商,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区评根据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计算该项得分(保留四位小数)。 d.学校原始分值为0分的本项不得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12分。 | |||
分;3、2、1分。取前6名的项目,1—2名、3—4名、5—6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取前8名的项目,1—2名、3—5名、6—8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其他社会荣誉相应降一等,无等级划分的视同一等,可累计)。 |
|
附:统计表十八;自查统计表十、十一。 | |||
B19运动与健康 12分 |
1.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体育活动,体育课(身体素质主要指标抽测)及格率中小学均≥95﹪;学校每年召开1次学校体育运动会;学生六种常见病患病率低于国家平均标准,近视率低于市平均标准。达到,得4分;任一项明显不足,扣1分;与上年比,问题增加一项再扣本B项1分。 |
4 |
a.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现场观察与感受);存在明显不足的,扣1分。 b.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体育活动的计划、过程和效果等资料;无过程资料,扣1分。 c.学生体育课的及格率符合规定;低,扣1分。 d.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生成表。 e.有当年校运动会举办证明资料,并统计师生参与面。 f.六种常见病(卫生部、教育部用九个单项指标反映六种常见病的防治情况:蛔虫感染率、沙眼患病率、贫血患病率、龋均充填率、龋齿充填率、刷牙率、视力低下率、营养不良患病率、肥胖检出率)发病率低;高,扣1分。若是学生体检数据以医院统计盖章证明为准。 g.近视率低于市平均标准;高,扣1分。 h.问题增加一项是指与上年比上述问题新增加一项。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 |
2.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和竞赛,竞赛成绩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含区教育局)开展且应参加的相关活动得2分,缺1次减1分;团体奖等级总分(=∑各等级分)达中学组区均分得3分,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0.5分;生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学生总数)居全区中学组1—5位得3分,6—15位得2分,16—25位得1分(每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区教育局(街道参照)颁发的荣誉一、二、三等分别得6、5、4分;5、4、3分;4、3、2、分;3、2、1分。取前6名的项目,1—2名、3—4名、5—6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取前8名的项目,1—2名、3—5名、6—8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其他社会荣誉相应降一等,无等级划分的视同一等,可累计)。 |
8 |
a.学校参加应参加的运动与健康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不缺得2分,缺1次扣1分,不够扣的扣本项目得分。 b.团体奖等级总分指学生团体获奖等级分的和,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 c.生均等级分指学生个体获奖等级总分与学校学生总数的商,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区评根据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计算该项得分(保留四位小数)。 d.学校原始分值为0分的本项不得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12分。 附:统计表十九;自查统计表十二、十三。 | |||
B20审美与艺术 12分 |
1.学校重视艺术与审美教育,开设艺术团队、兴趣小组,每年开展全校性艺术活动,如艺术节、合唱节等;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文学艺术兴趣广泛。达到,得4分;任一项明显不足,扣1分。 |
4 |
a.学校有开展艺术与审美教育活动的计划、过程和效果等资料;无过程资料,扣1分。 b. 学校形成至少有3个以上艺术团队、兴趣小组梯队,有活动过程和成果等资料;艺术团队、兴趣小组少或无资料,扣1分。 c.学校举办艺术节、合唱节;缺一项,扣1分。 d.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文学艺术兴趣广泛(现场观察与感受);存在明显不足,扣1分。 |
科室统计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观察 问卷调查 | |
2.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积极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和竞赛,竞赛成绩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含区教育局)开展且应参加的相关活动得2分,缺1次减1分;团体奖等级总分(=∑各等级分)达中学组区均分得3分,每升、降1分分别加、减0.5分;生均等级分(=∑各等级分*人数/学生总数)居全区中学组1—5位得3分,6—15位得2分,16—25位得1分(每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区教育局(街道参照)颁发的荣誉一、二、三等分别得6、5、4分;5、4、3分;4、3、2、分;3、2、1分。取前6名的项目,1—2名、3—4名、5—6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取前8名的项目,1—2名、3—5名、6—8名分别视为一、二、三等。其他社会荣誉相应降一等,无等级划分的视同一等,可累计)。 |
8 |
a.学校参加应参加的审美与艺术方面相关活动的次数,不缺得2分,缺1次扣1分,不够扣的扣本项目得分。 b.团体奖等级总分指学生团体获奖等级分的和,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 c.生均等级分指学生个体获奖等级总分与学校学生总数的商,学校只计算本校的原始分值,区评根据原始分值在全区排位计算该项得分(保留四位小数)。 d.学校原始分值为0分的本项不得分,本项增值加分后最高分值不超过12分。 附:统计表二十;自查统计表十四、十五。 |
- 江宁区丹阳学校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崇文街28号 电话:025-86150880 邮编:211157
- 管理登录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