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2)

发表日期:2016/3/25 15:09:18 出处:本站 作者:王玲 有2474位读者读过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2

3月23日下午第1节课我们小学数学教研组成员聆听了陈薇老师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课,并围绕本节课展开了研讨。

听了老师的这节课,受益匪浅。本课中老师运用直观手段,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对算理的理解,能准确熟练地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整节课以自主探究为主线,辅以动手实践、多向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多种学习方式各尽所能,共同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提升了计算课的价值。掌握方法不再是这节计算课的惟一,教师意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关注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观察、交流、实践、探究、分类、解决问题等能力,使一节普通的计算课有了深厚的底蕴。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43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提高用数学语言描述思维过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简单的整十数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1

出示游乐园的情境图(目的: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提问:你想不想去这里玩?

2呈现情境2

我们班所有同学和老师去这个游乐园玩,租来两辆客车。

(出示图片)

提问:这两辆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板书:40+30=    (个),30+40=     (个)

3.师:你会算吗?自己想想,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4.生交流算法,可能有以下的方法(出示课件)。

1)十个十个地数。

2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7个十就是70

3)因为4+3=7,所以40+30=70

最后一种算法,你是怎样想的?

生回答后师总结:整十数加整十数,用前面的数字相加就可以了。如:50+40=90

二、创设情境,提出新问题。

1.出示图片课件。

提问:我们一共有70人,这个摩天轮一次只能坐了30人,我们还有多少人没有坐?

板书:  7030=    

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么?

17个十,拿走了3个十,还有4个十,4个十就是40

2)因为74=3,所以7030=40

生说一说这种算法,师总结:整十数减整十数,用前面的数字相减就可以了。如:6050=10

三、巩固训练。

1.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回答出算式的答案(出示课件)。

10+20=      10+30=     40+10=      50+30=

4020=     2010=    5020=     6030=

生个别回答,并说一说算法。

四、全课小结

填写学习卡

这节课我学习的内容是(                          )                       

计算整十数 加 整十数时,可以用(                      )

计算整十数 减 整十数时,可以用(                      )

这节课的学习中,我很(              )

五、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40+30= 70(个)     70—30=40 (个)

 

 4 + 3 = 7           7—3=4

可以用前面的数字相加      可以用前面的数字相减

 

 

 

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整堂课,我尽量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我让学生进行闯三关游戏,通过游戏复习旧知。而后创设情境,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乐于解决问题,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让学生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算法,并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理解算理。课堂上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而且会重点运用算理思考计算过程进行计算。

反思自己这节课,也体现了以下几点不足:

1、时间分配上,练习部分显得匆促。由于课堂上正课部分生成问题较多,又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后边的练习时间挤少了。如何把握课堂的时间分配,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2、语言上要更加的简练为好。不要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