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发展班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发表日期:2015/10/21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14923 有1340位读者读过

丹阳学校开展青年教师读书交流活动

 

为积极创建和美校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促进教师人文素养和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20151020日,我校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读书交流活动。

  交流会上,教师们结合学校推荐的《名师的教学主张》,认真阅读后 ,一起坐下来分享阅读的心路历程,各位老师纷纷谈了自己的读书体会。 会上黄主任对所有的读书笔记进行精辟的点评,并建议大家每天花一点时间读书,让自己每天都有所收获。

这次读书笔记交流会,引领丹阳学校青年教师在读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教师的文学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让老师们共享了读书的快乐,大家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交流中启迪智慧,更在反思中超越自我!

附青年教师读书体会:

读《名师的教学主张》有感

丹阳学校   张妍妍

 

近日,我学习了苏派教育《名师的教学主张》一文,被名师们对教学的执着追求,对儿童的呵护、理解、融入之心所感动,对语文教学独树一帜的风格所震撼。其中施延霞的老师的“环境,英语教学的依恋”教学主张深深地吸引了我。

当我读到“方法论的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母语教学”中求同,鉴“外语教学”而革新时,我很诧异,应该怎样求同存异,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呢?带着疑问,我如饥似渴的去找寻答案,终于在书中找到了老师的独到的教育见解:所谓“从‘母语教学中求同”,就是在理念上向中国的语文教学取经,发现英语教学研究与语文教学研究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方面,并加以利用,时刻注意把母语的教育智慧、手段方法、艺术韵味引入英语教学。

要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英语教学模式就要有“环境”的支撑。拜读完老师的教学主张,我试着在教学中运用一点他教的办法,在英语专项活动中,做大英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来参与,和少先队大队部合作,在红领巾监督岗设立“英语礼貌小使者”,用英语向师生及家长问好。小使者由各班同学轮流担任。这样,既能锻炼英语口语,又能培养他们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英语教学已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它已经和德育紧密相连,共同承担育人的职责。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明显高涨了许多。

让孩子当“可爱小老师”,以便激发学习兴趣。家长要有耐心和恒心,扮好学生角色,做孩子忠实的粉丝,用已学过的英语与孩子交谈,孩子若有不会的地方可让其听磁带再学习,并多加鼓励。

让孩子当“超级模仿秀”,以便纠正语音。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语音练习进度,在刚开始时,试着和孩子一起比赛,大声模仿磁带里的内容,消除他们开口难的障碍;到了复习巩固阶段,可引导孩子边读边录音,再与原声比对纠正发音。此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唱英语歌、朗诵英文小诗、讲趣味英语故事,培养孩子的语感,将学习与娱乐有机结合。

让孩子当“表演小能手”,以便提升口语表达。为孩子营造良好英语口语会话环境,家长要主动找机会让孩子讲英语。可以和孩子一起表演课本上的内容,在节假日可带孩子到外国人多的地方走走,鼓励孩子与他们交流。还可以引导孩子在网络上交笔友,多用英语聊天或发送电子邮件,增加语言运用的机会。

让孩子当“悦读小达人”,以便积累词汇,拓宽知识。快乐阅读是孩子积累词汇、拓展知识的重要途径。家长根据孩子的英语水平订阅英语报刊杂志或购买适合孩子阅读的英语读物,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将新学或喜欢的语句记录在“采蜜卡”上,以备今后翻阅。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读“采蜜卡”上收录的语句,通过“比一比”,“记一记”的方式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阅读中收获快乐。

长期以来,我们重“入”轻“出”,即重视从英语中学习西方文化,严重忽视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去。其实,我们生长的中国大地,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众多的名胜古迹,独特的风土人情,美味的地方特产等。如果能让学生游历文化古迹,开掘旅游资源,体察乡风民情,挖掘民俗文化,扬名家乡特产,发掘地方特色,并用英语表达出来,那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于是,我们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组织开展“说英语,话名胜”活动,对一些旅游胜地以及民俗风情进行调查、整理记录,并在英语课堂中进行交流学习。在精确文字的基础上,制作英文旅游手册,开设兴趣班对学生进行“英语小导游”培训,并利用各种机会,让他们为全校师生、外国游客导游、讲解。这样的活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而且领略了风光、拓宽了视野。

读书是“师度”和“自度”的统一,正所谓“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兴趣,实践英语阅读。因此,仅有教材的阅读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必须将课堂进行适当的拓展,使英语阅读延伸到课外。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语篇内容,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进行阅读,并利用好每学期所订阅的英语报刊或杂志,有选择的进行阅读,还可以通过介绍相关的英语网站,让学生在网上阅读。教师要鼓励学生定时定量的阅读,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汇报,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外拓展阅读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环境英语”的主张是探索英语环境对小学英语教与学的促进作用的研究与实践,它提出的“优化英语教学环境需建立以校园英语环境为主体,以课堂英语环境为核心,以家庭英语环境为补充,以课程资源环境为提高的一整套的英语环境系统。”的观点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实现“环境英语”的主张,仅仅依靠英语教师的绵薄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强大的物质环境的支撑。如,多媒体、网络的供给;它更需要亲密的人际交往环境的支撑。如,校领导支持、同伴教师合作、家校联系等。对于小学生来说,举办各种有益的活动,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因素,优化英语环境,才能最终达到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的目标。

 

读《自在 自然 自如》有感

江宁区丹阳学校 朱帮香

在阅读了沈峰老师的《自在 自然 自如》后,让我体味到了很多,感触最深的就是沈峰老师的从情感出发,从“心”出发,让学生能过获得一种安全感和成就感。

首先她谈到的就是如何更好的创设一种无拘无束的境界,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学的“自在”,学得“自在”了,学生才会“自得”。

沈峰老师列举了三点。

首先是用情激趣。

学生首先要有一种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才能让他们从主观上产生一种动力,进而才能在行动上有效率。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都需要教师付出创造性的劳动,都需要教师的激情和智慧。教师的激情不仅可以感染和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而且可以有效地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幽默的教师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在课堂上适度的融入一些诙谐、风趣和幽默,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感染和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更乐意学习。枯燥和机械的课堂只会让教师事倍功半。

同样科学的设计,引导和组织任务型的自主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和求知欲。

其次是用心宽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语音错误、语法错误和语用错误;更有一些是让教师心里上感觉很不舒服的事情。不管是哪种,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在不伤害我们的学生,我们可以选择另一种途径,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的前提下去启发和引导他们纠正。

最后是鼓励成功。

“智力上的成绩,依赖与情感的伟大。”在英语学习中,只有在自己的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兴趣稳定持久。作为教师,我闷不应吝啬对学生的认同和赞赏。换个角度,换成是我们自己,大家、甚至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会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难道学生会不希望吗?因此我们应该用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表示鼓励,也许不一定是要物质上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微笑的点头,只要是发自教师内心的,都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种安全感和成就感。这与用心宽容是紧密联系的。

不管是那点,都需要教师去用心,从“心”出发,从“心”开始,让学生在“自在”中“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