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中学生物教师集体备课教案3
发表日期:2015/9/24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燕晨 有1283位读者读过
教学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通过观察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 | |
教学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 |
教学难点: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 | |
教学方法与措施: | |
教学过程: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导入 儿歌《蜗牛和黄鹂》提问学生蜗牛属于哪一类动物。然后出示本节课题以及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 播放一段有关软体动物的视频,让学生大概了解一下软体动物的类型和生活状态,对于软体动物大致形成一个概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观察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要求学生观察河蚌的贝壳性状、花纹和年轮,柔软的身体的斧足、内脏团和呼吸器官鳃,还有贝壳内部的外套膜。同时用多媒体出示河蚌内部结构解剖图,作为学生寻找和观察以上结构的依据。然后让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来自己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的特点: 身体的表面有两片坚硬贝壳,贝壳上面有年轮般的花纹,不同的软体动物其贝壳的形态不同。贝壳的内面紧贴是一层柔软的外套膜,外套膜包裹着河蚌柔软的身体,身体有一肌肉质斧足----是运动器官,里面是更柔软的内脏团,在内脏团的两侧是呼吸器官----鳃。如果同学们仔细观察河蚌的外套膜,也许会寻找到珍珠哪!(为了激发学生观察和学习的兴趣)。 利用图片出示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最后通过练习题来检测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出示一组节肢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属于哪一类动物,从而引入本节要学习的第二部分内容----节肢动物。还是通过视频让学生大概了解一下节肢动物的类型和生活习性以及外部形态,从而使得学生对于节肢动物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 观察的要求: 1.观察蝗虫身体胸部、腹部和足、触角的分节情况。 提示:胸部分部,腹部和足以及触角分节。 2.观察蝗虫足、翅的着生部位以及翅的特点。 提示:蝗虫的前足、中足和后足分别着生在前胸、中胸和后胸上。前翅革质起保护后翅的作用着生在中胸、后翅膜质着生在后胸。 3.观察蝗虫气门的位置。 提示:蝗虫的气门着生在腹部的两侧。 4.轻轻地捏一捏蝗虫的身体,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提示:蝗虫的头部和胸部坚硬有外骨骼保护,腹部稍微柔软一些。 讨论的问题: 1.蝗虫的躯体分为哪几部分? 2.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 3.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 4.体表坚硬对于蝗虫有什么意义? 答案: 1.蝗虫身体可分为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单眼三只、口器一个,是取食和感觉中心。胸部有前足、中足、后足各一对,是运动中心。腹部有生殖器和气门,是生殖和呼吸中心。 2.足和触角均分节,两对翅。使得蝗虫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广泛,更有利于取食和逃避天敌。 3.气门是气体进出蝗虫的“门户”,其内连接不断分支的气管,依靠细支气管直接和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蝗虫依靠气管进行呼吸。 4.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又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使蝗虫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小活动: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身体和四肢分节的优点,可以挑选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来演示一下,在躯干和四肢都不打弯的情况下,来进行走路、奔跑等各种动作。 四、总结: 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体表通常有坚硬的外壳。 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壳或者内骨骼,它们骨骼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 3.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有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出现蜕皮现象。 五、课外作业: P17练习3、4题 教学反思:
|
|
- 江宁区丹阳学校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崇文街28号 电话:025-86150880 邮编:211157
- 管理登录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