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有效管理中的班主任操作性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07/11/13 14:20:43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874位读者读过
丹阳中学课题组
一、 课题的提出
①顺应时代对学生的培养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班主任运用传统和经验的班级管理模式,已满足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甚至是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时代呼唤能有良好的,切合实际的班级有效管理模式.
②顺应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需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细胞.没有人否认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很多领导和教师心中,把班级管理看成只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附庸.其实班主任管理是一门科学,课题的研究能有助于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③适应学校发展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的需要.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学校最基本的要素,正如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的要素。对社会来说,如果一个一个的家庭美满了,这个社会就比较美满;对学校来说,如果一个一个的班级有生机了,这个学校就比较有生机,然而近年来,愿意当班主任和会当班主任的教师越来越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班主任工作太累了,如何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节约班主任工作成本(时间和体力等),同时又能赢得最大程度上学生的发展,提高管理效益,是摆在学校发展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 课题的界定
“班级有效管理”在本课题中是指班级管理者运用教育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以最节约化的劳动,以班级成员获得最大化发展为目标,对班级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综合性管理活动。
需要指出这里学生的发展,是以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发展观为指导,而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也就是说判断班级管理是否有效,应以管理成本的多少,管理过程中学生有没有体验成长的快乐,效果是否获得的最大化最优化这三个纬度来判断的。
“班级有效管理中的班主任行为策略研究”是指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工作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如何达到班级管理有效性为目标,进行班主任管理理念和管理过程操作方式的研究。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1、研究目标
①认识性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努力让班主任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班级管理基本理念.
②技术性方面:构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班级过程管理操作方式.
③实效性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实现学生、班主任和学校都能得到发展的多赢格局.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
(1)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有关理论。
(2)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教学思路。
调查研究方法
(1)调查班主任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对班级管理的看法设想,发现问题,确定操作变量。
(2)调查、总结、推广一些有班主任的成功经验.拓展的新思路、运用的新方法、形成的新思想、取得的新经验。
(3)调查班级有效管理实施后的学生发展情况,为有效管理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班级有效管理的实际操作。
个案研究
班级管理的对象—学生从来不是抽象的,同样管理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收集具有典型性相关资料,诊断问题,总结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校正方案或提供正确的指导策略。
行动研究方法
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有效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在上述四种研究方法中,行动研究方法,始终是我们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虞长万(校长)
副组长:许文华(副校长) 左胜富(副校长)
组 员:胡延才(党支书) 曹树忠(工会主席)
陈本年(政教主任) 衡其林 (教科室主任)
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总体统筹和协调,直接领导课题组。
2、课题研究组总课题组
核心成员:
许文华 |
中高 |
教育硕士(在读) |
|
从实践角度,对实证研究进行指导. |
左胜富 |
中一 |
本科 |
区学科带头人 |
从理论角度,指导信息的整理和分析. |
曹树忠 |
中一 |
本科 |
|
以学生为对象,组织课题所需的各种调查. |
陈本年 |
中一 |
本科 |
区教学骨干 |
以教师为对象,组织课题所需的各种调查. |
张和兵 |
中高 |
本科 |
班主任 |
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开展实证研究. |
刘毅民 |
中一 |
本科 |
班主任 |
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开展实证研究. |
杨益安 |
中一 |
本科 |
班主任 |
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开展实证研究. |
孙正坤 |
中二 |
本科 |
班主任 |
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开展实证研究. |
余成风 |
中二 |
本科 |
班主任 |
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开展实证研究. |
衡其林 |
中一 |
教育硕士 (在读) |
区教学骨干 |
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的具体组织管理 |
课题主持人: 衡其林
3、课题组成员职责
①课题组成员本着既分工,又有合作,共同进行课题研究
②课题主持人负责具体组织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保证课题按时保质结题,遇到困难,向课题领导小组汇报,协调解决。
③课题组成员,做到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积极参加课题组会议,并根据自己所长,根据分工,完成任务。平时注意收集和积累相关资料。每个课题组成员在结题前至少有一篇获奖或发表的理论成果。
五、 课题的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 2006年12月——2007年3月
(1) 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2) 研究制订子课题方案 ,设计课题实施方案
(3) 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学习,研讨子课题方案,统一认识。
(4) 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课题论证,修改完善方案。
2、课题实施阶段 2007年3月——2008年3月
(1) 启动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题研究。
(2) 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课题研究实施信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研究思路。
(3) 定期组织座谈,总结交流,进行阶段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
(4) 经常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课题指导并进行课题中期评估,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2008年4月份进行中期总结)
(5)对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实践研究,修正有效管理在实践中的问题。(2008年3月~2009年1月)
3、课题总结阶段 2009年2月——2009年6月
(1)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2) 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资料、个案分析、论文、活动方案、影像资料等。
(3) 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结题。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措施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强化学习制度。没有理论的指导,没有理念的渗透,没有理性的积淀,深入进行本课题研究是不现实的。每周四定于课题研究时间,充电提高,不断提高个人理论水平。推动学校科研工作深入开展。以平时自我学习为主,集中学习为辅,要求作好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此外,课题组成员刘毅民参加南京市的班主任管理培训。
2、制度保证.长效管理
制定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以激励为杠杆,以领导的率先垂范为榜样,激活教师的研究热情。
3、及时总结、深化研究
及时总结是课题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及时总结,及时反馈能使我们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奠定基础,铺平道路,使课题不断像纵深学习。
4、增加投入、过程和结果并重
学校努力改善研究的软硬件设施,保证研究顺利进行,本课题研究初步预算9000元,其中课题组会议、培训学习费1000元,专家咨询费1500元,开题、中期评估、结题等费用1500元,研究资料、材料等费用2000元,研究成果考核奖励费3000元。
二〇〇七年三月
- 江宁区丹阳学校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崇文街28号 电话:025-86150880 邮编:211157
- 管理登录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