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科研 >>科研成果 >>

《班级有效管理中的班主任操作性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07/11/13 14:20:43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874位读者读过

丹阳中学课题组

一、      课题的提出

①顺应时代对学生的培养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班主任运用传统和经验的班级管理模式,已满足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甚至是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时代呼唤能有良好的,切合实际的班级有效管理模式.

②顺应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需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细胞.没有人否认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很多领导和教师心中,把班级管理看成只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附庸.其实班主任管理是一门科学,课题的研究能有助于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③适应学校发展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的需要.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学校最基本的要素,正如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的要素。对社会来说,如果一个一个的家庭美满了,这个社会就比较美满;对学校来说,如果一个一个的班级有生机了,这个学校就比较有生机,然而近年来,愿意当班主任和会当班主任的教师越来越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班主任工作太累了,如何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节约班主任工作成本(时间和体力等),同时又能赢得最大程度上学生的发展,提高管理效益,是摆在学校发展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      课题的界定

“班级有效管理”在本课题中是指班级管理者运用教育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以最节约化的劳动,以班级成员获得最大化发展为目标,对班级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综合性管理活动。

需要指出这里学生的发展,是以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发展观为指导,而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也就是说判断班级管理是否有效,应以管理成本的多少,管理过程中学生有没有体验成长的快乐,效果是否获得的最大化最优化这三个纬度来判断的。

“班级有效管理中的班主任行为策略研究”是指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工作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如何达到班级管理有效性为目标,进行班主任管理理念和管理过程操作方式的研究。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1、研究目标

①认识性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努力让班主任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班级管理基本理念.

②技术性方面:构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班级过程管理操作方式.

③实效性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实现学生、班主任和学校都能得到发展的多赢格局.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

(1)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有关理论。

(2)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教学思路。

调查研究方法

(1)调查班主任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对班级管理的看法设想,发现问题,确定操作变量。

(2)调查、总结、推广一些有班主任的成功经验.拓展的新思路、运用的新方法、形成的新思想、取得的新经验。

(3)调查班级有效管理实施后的学生发展情况,为有效管理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班级有效管理的实际操作。

个案研究

班级管理的对象—学生从来不是抽象的,同样管理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收集具有典型性相关资料,诊断问题,总结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校正方案或提供正确的指导策略。

行动研究方法

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有效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在上述四种研究方法中,行动研究方法,始终是我们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虞长万(校长)

副组长:许文华(副校长)  左胜富(副校长)

组 员:胡延才(党支书)  曹树忠(工会主席) 

陈本年(政教主任) 衡其林 (教科室主任)

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总体统筹和协调,直接领导课题组。

2、课题研究组总课题组

核心成员:

许文华

中高

教育硕士(在读)

 

从实践角度,对实证研究进行指导.

左胜富

中一

本科

区学科带头人

从理论角度,指导信息的整理和分析.

曹树忠

中一

本科

 

以学生为对象,组织课题所需的各种调查.

陈本年

中一

本科

区教学骨干

以教师为对象,组织课题所需的各种调查.

张和兵

中高

本科

班主任

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开展实证研究.

刘毅民

中一

本科

班主任

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开展实证研究.

杨益安

中一

本科

班主任

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开展实证研究.

孙正坤

中二

本科

班主任

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开展实证研究.

余成风

中二

本科

班主任

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开展实证研究.

衡其林

中一

教育硕士

(在读)

区教学骨干

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的具体组织管理

课题主持人:  衡其林 

3、课题组成员职责

课题组成员本着既分工,又有合作,共同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主持人负责具体组织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保证课题按时保质结题,遇到困难,向课题领导小组汇报,协调解决。

课题组成员,做到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积极参加课题组会议,并根据自己所长,根据分工,完成任务。平时注意收集和积累相关资料。每个课题组成员在结题前至少有一篇获奖或发表的理论成果。

 

五、     课题的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 2006年12月——2007年3月
(1) 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2) 研究制订子课题方案 ,设计课题实施方案
(3) 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学习,研讨子课题方案,统一认识。
(4) 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课题论证,修改完善方案。

2、课题实施阶段 2007年3月——2008年3月
(1) 启动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题研究。
(2) 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课题研究实施信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研究思路。
(3) 定期组织座谈,总结交流,进行阶段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
(4) 经常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课题指导并进行课题中期评估,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2008年4月份进行中期总结)

(5)对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实践研究,修正有效管理在实践中的问题。(2008年3月~2009年1月)

、课题总结阶段 2009年2月——2009年6月
(1)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2) 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资料、个案分析、论文、活动方案、影像资料等。
(3) 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结题。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措施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强化学习制度。没有理论的指导,没有理念的渗透,没有理性的积淀,深入进行本课题研究是不现实的。每周四定于课题研究时间,充电提高,不断提高个人理论水平。推动学校科研工作深入开展。以平时自我学习为主,集中学习为辅,要求作好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此外,课题组成员刘毅民参加南京市的班主任管理培训。

2、制度保证.长效管理

制定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以激励为杠杆,以领导的率先垂范为榜样,激活教师的研究热情。

3、及时总结、深化研究

及时总结是课题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及时总结,及时反馈能使我们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奠定基础,铺平道路,使课题不断像纵深学习。

4、增加投入、过程和结果并重

学校努力改善研究的软硬件设施,保证研究顺利进行,本课题研究初步预算9000元,其中课题组会议、培训学习费1000元,专家咨询费1500元,开题、中期评估、结题等费用1500元,研究资料、材料等费用2000元,研究成果考核奖励费3000元。

 

 

二〇〇七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