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学校区级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研究方案
发表日期:2007/12/11 12:32:27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917位读者读过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研究方案
江宁区丹阳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开放型”的教学恰恰符合这一教学改革的要求。它集中体现了教学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根本宗旨。
2、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将是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高度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未来社会的特征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雄厚的基础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3、学生发展的需要。
封闭式课堂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突出特征是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
二、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学生方面:我校学生数学考试成绩不佳,上课时提不出问题;学生会解数学题,但解决不了生活中的问题;教师总是要求学生要这样、要那样,学生变得只有拼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教师的学习方法指导只停留在字面上,靠的多是学生题海战术下的经验积累;
2、教师方面:“教师把教室、学生当作私有财产” ,即“关起教室门来上课”;“我不会对别人的事说长道短,也不希望别人来干预我的工作” 即在孤立的状态下开展自己的工作;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也害怕让他们学到自己的优点,即过分强调竞争;学生是孩子,还不宜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们沟通,即认为学生与自己的代沟太深;把自己所教学科有一个完整的系统,不必将其它学科的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即认为学科封闭性;认为“教师引入门,得失靠个人”,即把学法指导当作形式或任务;只要学生考得好,教学方法就是好,即不重视学生有效学习时间的利用效率。
三、课题理论与实践价值
理论价值:
数学答案的唯一性、解题方法的唯一性以及教师的绝对权威性领导行为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通过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开展可以改变这种状况,使数学课堂同样具有“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景象,完全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堂内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同时又恰好是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的最佳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数学课堂领域的实际应用模式。
实践价值:
通过开放式教学的试验,可以使师生关系从主从地位转变为平等关系,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案例式的教学可以使教师更有意识地收集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对高考试题开放性的研究可以加速教师对高考试题的研究;通过开放式的教学试验可以让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的整合更具体、充实;通过试验更可以加速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课题研究概念界定
数学开放性习题是相对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是指条件不确定或结论不唯一、解题方法多样的数学问题。
1、条件开放。传统的应用题的条件是所求问题的充要条件,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定势。而条件开放的开放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开放。学生学习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利用已知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时,能发现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问题开放的开放题,有助于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策略开放。这类题是一个问题有多种解答途径,与传统的一题多解应用题有联系,但更有本质区别。它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结论开放。结论开放的开放题是指解题答案不唯一的习题,它可以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的习惯的数学问题。
五、课题的支撑理论
1、成功智力学说。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实践性思维是一个人成功必备的三元智力。成功的数学教学也应体现这三种思维教学,从而体现新课改精神,实现育人的目的。
2、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中心,谋求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教育与艺术的统一,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以培养“完整的人”,以达到“自我实现”。
3、新课程标准改革理念。小学数学教育是公民的一种“数学通识教育”,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倡导教师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在课堂上教师讲解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相结合,课后写读书报告、撰写论文等的教学方式;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六、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在国外,数学开放题的教学已经进行了二十几年。60年代,技术革新导致西方各国对人才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高质量人才的新标准,为了培养人才,各国政府纷纷对教育进行改革。从数学教育内部来看,“新数运动”的全面失败,迫使各国寻找数学教育的新出路。1971年,日本一个27人的学者群体,率先研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问题,并于1977年发表了名为《算术、数学课的开放式问题棗改善教学的新方案》的报告。此事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欧美各国相继开展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研究,美国中小学教材中有相当多的数学开放题。1980年,我国首次有人介绍数学开放题。随着数学开放题成为中考和高考的新题型,研究数学开放题的人越来越多。戴再平主编的《数学开放题丛书》已经出版,整套5本,其中小学两本,目前供不应求。上海出版的《小学数学教师》,专门开辟一个数学开放题专栏,每期都刊有若干开放题。
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开放性数学课堂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两者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理论普遍性很强,但缺少实践的针对性。而我国学者现在比较关注新课程观念下数学课堂教学开放性研究,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同样缺乏针对性,未能形成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尤其是农村小学层面。
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本课题的研究与国内外同行一样,其目的都是总结开放性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重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区别: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小学教学实践,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农村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开放性数学课堂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高效的教学、高效的学习方式、高效的教学评价上取得突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七、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试图通过开放式教学设计与实施创造一种课堂数学文化:问题开放、解决问题的过程开放、构建问题开放、评价开放的教学体系,使课堂变成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乐园。
2、研究的内容
(1)、开放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开放式教学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宽松、愉悦、主动参与的课堂气氛,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萌发出创新意识——想创新,乐创新。
(2)、开放学习内容,促进学生自主求知。
教学内容开放,是指教师要创新的处理教材,要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题,使学生在新知识的探究和发展中,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3)、开放学习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有教学时空的开放,有思维方式的开放。这些方面的开放交织在一起,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多维开放的格局,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学由封闭、单一、机械走向了开放、多维、灵活。
(4)、开放课堂评价,发挥导向激励功能。
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多的是由教师评价学生,学生只能向教师汇报,讲给、做给教师看的,当然这种评价有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能更多的是在考核、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水平。要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环节,那么评价的主体就不一定是教师了,它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评价等多种方式。只有评价真正开放了,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了不同的方式,才能有效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原则
1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
了解国内外在数学课堂教学开放性方面,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成果的现状、趋势,探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本课题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构建本研究课题的理论框架。
(2)、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指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即这种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而是在教学的活动中进行的研究;是对行动的研究,即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这种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3)、教育经验总结
对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回溯性研究,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使感性认识专为理性认识。
(4)、个案研究
针对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收集相关个人资料,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或问题的症结所在,诊断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提出校正方案或提供正确的指导策略,帮助其解决问题。
2、课题研究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实践证明,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佳时期,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具有初步阅读教材的能力。
(1)、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赋予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经验条件、能力水平等来选择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摆脱被动、封闭的学习环境限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探索,教学的最终结果要由学生自己来完善;
(2)、问题性原则:主题型研究性学习一般不是直接提供教学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而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需要学习或研究的问题;教师有时也会提供一些材料,但不能直接用这些材料来解决问题,而只是作为解决问题的某些依据,甚至只是提供一个问题解决的思路。
(3)、研究性原则:研究性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从课题的选择、方案的规划,到课题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展示,每一步都没有现成的答案,每一个“研究成果”都是不断尝试、创新的结果。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研究性情境,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同时,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帮助学生去研究、去探索。
(4)、开放性原则:现有的学科课程为了确保课程学习取得预期成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数学新课程教学则为学生的求异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开放的环境,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学习的组织形式、时间、空间、教学结果等,都呈现开放的态势。
(5)、差异性原则: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的发展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别,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每一个学生有阅读、假设、思考、归纳、总结等系列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和失败,以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见解。
九、研究的步骤及进度安排
本课题研究,周期三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06年12月~2007年2月
根据课题研究目标,成立子课题组,并制订子课题组的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07年3月~2009年7月
其中(1)2007年3月~2008年1月
初步形成数学课堂教学开放性的形式和手段。
(2)2008年3月~2009年7月
初步形成数学课堂教学开放性的的方法和策略。
3、第三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1月
总结验证实验成果,汇编本课题研究成果集,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十、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课题主持人与核心成员的研究能力
担任本课题研究的主持人和核心成员,全部具有10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4人;全部具有大专学历,其中本科学历有2人;区级学科教学带头人1人,教学骨干2人。他们长期从事于课堂教学第一线,教学水平高,善于总结,勤于笔耕,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发表、获奖,层次高,数量多。
2、本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我校承担的省级“十五”立项课题《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于2006年12月圆满结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活动,取得的研究成果效果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教研室专家的肯定与赞扬,也为本次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围绕本课题我们做了大量的文献搜集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搜集资料,进行了学习研究整理,提出了我们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认识和界定。我们已经着手进行全体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培训,提高大家有对效教学的认识,指导开展高效教学的研究。
3、条件保障
(1)、加大领导力度。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担任副组长,各科教研组长担任组员的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
(2)、发挥专家组作用。积极聘请南京市教科所、区教科室、区教研室的领导、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指导研究、诊断教学以提高研究的水平。
(3)、合理安排工作量。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师的专长,合理安排研究人员的课时量,以便有更多的精力参与研究工作。
(4)、增加实验投入。学校将尽全力改善研究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更新,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本课题研究初步预算10000元,其中课题组会议、培训学习费1000元,专家指导、咨询费2000元,开题、中期评估、结题等费用2000元,教学硬件添置费1000元,研究资料、材料等费用2000元,研究成果考核奖励费2000元。
4、实施措施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课题组的成员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主要采取以下的学学方式:一是向书本学习,课题组的成员要以自学为主,并做好一定数量的资料摘抄;二是集中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以及本学科的管理办法;三是重视公共资源的学习与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有关新课改的动态、观点、案例。
(2)、立足课堂,事事研究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题研究指由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离开课堂,我们的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课题组的成员要将平时的每一节课作为自己的试验田,只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点子,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施,敢于创新,大胆探索。
(3)、及时总结,深化研究
总结时课题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及时总结,及时反馈能使我们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手段的研究奠定基础,铺平道路,使课题不断向纵深发展。
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
1、研究性论文
各子课题组成员针对教学中、研究中的所得所失,积极总结,感悟、反思,从研究者的角度撰写论文参加校内论文评比,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评比,向各类教育报刊、杂志投稿。
2、研究报告
课题组核心成员要善于用教学实践来验证研究目标,对各子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总结出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报告。
3、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例、教学录像及研究成果集
学校组织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示范课,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市、区课堂教学展示、评比,并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十二、研究人员分工
1、课题主持人:
艾家华 丹阳中心小学校长 小学高级
2、课题组核心成员:
陈 虎 小高 课题组织管理
费明宇 小中高 具体组织管理
朱海林 小一 具体组织管理
陈五六 小一 高年级数学研究
王 萍 小高 高年级数学研究
单红梅 小一 高年级数学研究
胡孝军 小一 中年级数学研究
王新兰 小一 中年级数学研究
左胜慧 小一 低年级数学研究
朱 芳 小一 低年级数学研究
江宁区丹阳中心小学
2006年12月
- 江宁区丹阳学校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崇文街28号 电话:025-86150880 邮编:211157
- 管理登录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