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风采 >>校内名师 >>

运用数学分类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摭谈

发表日期:2009/11/10 10:58:01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030位读者读过

运用数学分类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摭谈

江宁区丹阳学校   叶明生

内容提要:数学学习不能离开思维,数学探索则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分类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既符合新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本文仅从笔者在教学中的做法,谈谈分类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分类思想   课堂教学

数学分类思想,就是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将它分成几个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逻辑方法。数学分类讨论方法就是将数学对象分成几类,分别进行讨论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有关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问题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能训练人的思维条理性和概括性。

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类比、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对分类思想的主动应用

    一、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分类的意识

每个学生在日常中都具有一定的分类知识,如人群的分类、文具的分类等,我们利用学生的这一认识基础,把生活中的分类迁移到数学中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分类思想的渗透,挖掘教材提供的机会,把握渗透的契机。如数的分类,绝对值的意义,不等式的性质等,都是渗透分类思想的很好机会。

教授完负数、有理数的概念后,及时引导学生对有理数进行分类,让学生了解到对不同的标准,有理数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分为:

有理数: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按照正负性来分)。或有理数:整数、分数。为下一步分类讨论奠定基础。

认识数a可表示任意数后,让学生对数a 进行分类,得出正数、零、负数三类。讲解绝对值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得到如下分类:

 a(a>0)

 |a|=      0(a=0)

 -a(a<0)

 通过对正数、零、负数的绝对值的认识,了解如何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学习理解数学概念。

    又如,两个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可分为:正数和正数、正数和零、正数和负数、负数和零、负数和负数几类情况来比较,而负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是新的知识点,这就突出了学习的重点。结合“有理数”这一章的教学,反复渗透,强化数学分类思想,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学习中的分类的意识。并能在分类讨论的时候注意一些基本原则,如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如若不然,对象混杂,标准不一,就会出现遗漏、重复等错误。如把有理数分为:正数、负数、整数,就是犯分类标准不一的错误。在确定对象和标准之后,还要注意分清层次,不越级讨论。

二、教会学生分类方法,增强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中渗透分类思想时,应让学生了解,所谓分类就是选取适当的标准,根据对象的属性,不重复、不遗漏地划分为若干类,而后对每一子类的问题加以解答。掌握合理的分类方法,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分类的方法常有以下几种:

1、根据数学的概念进行分类。有些数学概念是分类给出的,解答此类题,一般按概念的分类形式进行分类。

例1.化简 |a|/ a
解: 当 a 〉0 时 , |a|/ a =a÷a = 1

      当 a <0 时,|a|/ a = - a÷a =-1

这是按绝对值的意义进行分类。

错解: |a|/ a =a÷a = 1

比较正确解法与易得的错误解法,导致错误在于没有注意到字母可表示一切实数。而对数a进行分类讨论,即可得到正确的解答。

      又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 , 根的判别式时,对于变形后的方程:(x-p)2=q用两边开平方求解,需要分类研究q 大于0,q等于0,q小于0这三种情况对应方程解的情况。而此题 q 的符号决定能否开平方,是分类的依据。从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三种情况。

2、根据运用的数学定理、公式或运算性质、法则是分类给出的。如:

例2.解关于x的不等式:ax+3>2x+a

分析:通过移项不等式化为(a-2)x>a-3的形式,然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a-2>0,a-2=0,和a-2<0三种情况分别解不等式。

①当a-2>0,即a>2时,不等式的解是x> (a-2)/(a-3)

②当a-2=0,即a=2时,不等式的左边=0,不等式的右边=-1

因为0>-1,所以不等式的解是一切实数。

③当a-2<0,即a<2时,不等式的解是x<(a-2)/(a-3)

3、根据图形的特征或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如三形按分类,有锐形、直形、钝形,直线和圆根据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可分为:直线与圆相离、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相交。

例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第三边为_______。(贵州省贵阳市2009年中考试题)

分析:本题根据图形的特征,第三边可以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也可以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有两种情况(如图①、②)。这是从几何图形的点和线出现不同的位置进行分类。

 

A                                  A

 

4                                       4

B  3    C                          B 3    C

①                                 ②

我们在证明圆周定理时,由于圆心的位置有在的边上、的内部,的外部三种不同的情况,因此分三种不同情况分别讨论证明。先证明圆心在圆周的一条边上,这种最容易解决的情况,然后通过作过圆周顶点的直径,利用先证明(圆心在圆周的一条边上)的这种情况来分别解决圆心在圆周的内部、圆心在圆周的外部这两种情况。这是一种从定理的证明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分类讨论的思想和方法。它是根据几何图形点和线出现不同位置的情况逐一解决的方法。教材中在证明弦切定理:弦切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也是如此分圆心在弦切的一条边上,弦切的内部、弦切的外部三种不同情况解决的。

 三、引导学生分类讨论,提高多维解题能力

    初中课本中有不少定理、法则、公式、习题,都需要分类讨论,在教授这些内容时,应不断强化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分类讨论后,得到的结论才是完整的、正确的,如不分类讨论,就很容易出现错误。在解题教学中,通过分类讨论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概括,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加强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

一般来讲,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和方法解决的问题有两大类:

(1)涉及代数式或函数或方程中,根据字母不同的取值情况,分别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讨论解决问题。

   例4.已知函救y=(m-1)x²+(m-2)x-1(m是实数).如果函数的图象和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m的值.

分析:这里从函数分类的度讨论,分 m-1=0 和 m-1≠0 两种情况来研究解决问题。

解:当m=l 时函数就是一个一次函数y=-x-1,它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1,0)。

当 m≠1 时,函数就是一个二次函数y=(m-1)x²+(m-2)x-1

当△=(m-2)2+4(m-1)=0,得 m=0.

抛物线 y=-x2-2x-1,的顶点(-1,0)在x轴上

(2)根据几何图形的点和线出现不同位置的情况,逐一讨论解决问题.

例5.(2005年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形如量角器的半圆O的直径DE=12cm,形如三角板的⊿ABC中,∠ACB=90°,∠ABC=30°,BC=12cm。半圆O以2cm/s的速度从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D、E始终在直线BC上。设运动时间为t (s),当t=0s时,半圆O在⊿ABC的左侧,OC=8cm。

(1)    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2)    当⊿ABC的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时,如果半圆O与直线DE围成的区域与⊿ABC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求重叠部分的面积。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直线与圆相切的位置关系,在半圆O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应分类考虑直线与圆相切时的四种情况。(如下图:①、②、③、④)

 

 


①                                                                                                                                                   ②

 

 


③                           ④

由以上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分类讨论往往能使一些错综复杂的问题变得异常简单,解题思路非常清晰,步骤非常的明了。另一方面在讨论当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文本资源,在教学中着意渗透并力求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同时结合其它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综合运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会使学生在认识层次上得到极大的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