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风采 >>校内名师 >>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发表日期:2009/11/10 10:48:3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448位读者读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非智力因素

大家在教学中发现,成绩差的学生中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数学是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学科,但教材的叙述一般比较枯涩,这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在数学中教师应把握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获得知识。结合课本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和求知欲。注意编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例如讲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讲一讲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墓碑的故事,让学生对求丢番图去世的年龄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讲矩形时,我自制平行四边形教具,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有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通过演示观察,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争议、探索:在四边边长不变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在变动中成为一个怎样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发生了变化?(角),什么没有变化?(边)。矩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是什么四边形的特殊的一种?除具有什么图形性质外,还具有怎样的特殊性质?一连串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讲两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利用直观教具,用运动的方式,让学生看到两圆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的变化过程。从而归纳出两圆之间的五种位置关系,增强了直观性。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能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和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我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二 、用榜样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的发展是有强化和推动作用的。有的学生从一两次考试中发现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就消极对待,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没有深入钻研的精神。特别是初二,成绩不理想,就丧失信心,导致数学成绩下降。教学中,我经常有目的地用榜样的言行生动范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例如讲华罗庚、陈景润等我国著名数学家的事迹及成才的故事,指出他们之所以能登上数学的高峰,是因为他们具有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可贵品质。同时,举出在我们学校或班级中具有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的同学,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或者请他们谈谈自己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的形成过程。教育学生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奋而顽强地学习,给他们树立信心。

教学中,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难以适中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力争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教师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初中生思想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上课容易分心,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部分学生依赖性强,不爱动脑筋,抄作业,教育他们认识到做作业是自己学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独立完成作业虽是长期的艰苦的事情,但对学习有利,让他们明确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强迫”自己去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自控力。

三、动脑又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想,而且要做。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多动脑。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力争让学生发现真理或解题思路,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为人民生活、实践服务的。课上应精选一些巩固所学知识的实际问题的题目,如:①要把一根木条钉稳在墙上,至少需几个钉子?
    ②在距离公路MN10米远的地方修建一仓库,问将仓库修在哪里才能使其到A、B村的距离最小?
  学生对这类题目深感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学生动脑思考及讨论使各问题得到真确解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生活和工作。

其次,要积极引导学生多动手。动手操作是一种重要的参与,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现在的初中生,学习和生活大多有家长包办、代替,动手能力较差,这给数学的学习带来了障碍。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学具,在完成操作过程中将直觉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例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让每一个学生先准备好一个硬纸做的三角形,在课堂上让同学们都把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来,再和第三个角拼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平角。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就能很快地找到定理的证明思路——作平行线。再如在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时,指导学生动手画图实验,分别剪两个有两边夹角、两角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通过比较,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判定定理。通过让学生多次参加实践活动,制作教具,实物在手,看得见,摸得着,对它们的特征记忆深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表现,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品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在基础教育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具有生成性、固定化、自动化、情感依赖等特点的学习习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是在学习行为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养成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阻碍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只要学生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重视加强数学学法指导,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读法”指导: 当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书,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这种一来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因此,重视读法指导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中学生学会数学语言的“翻译”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1)、粗读,即先浏览整篇课文的枝干,然后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其重、难的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以便求解);(2)、细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3)、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懂”,并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识结构,当学生掌握了这三种读法,形成习惯之后,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2.“听法”指导: 初中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培养学习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讲,激活其原认知结构,并使学生的信息接受与教师的信息输出协调一致,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其次,要培养学生会听,注意听教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注意听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堂小结,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性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3.“思法”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在进行思法指导时,应着力于以下几点:(1)、从学生的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掌思、多思;(2)、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溯源的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3)、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化归、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4)、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培养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此个,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并达到启思悟理,融会贯通。

 4、培养学生“准加快”的计算能力。数学是运算要求高的学科,运算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应用心算较多,而在初中数学中,相应运算的难度、运算的步骤都有所增加,运算中常出现由于心算不笔算带来的错误,一步出错,步步错。有些学生常常“看”题而不算题,懒动手,长此以往,做题速度减慢,导致计算能力下降。教学中首先得重视运算方面的训练和指导,用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错例教育学生,使其感到丢分丢得“心痛”,让学生笔不离手,计算时动手打一下草稿,把心算和笔算有机结合起来,能大大提高运算准确度,减少失误。其次应加强运算的限时训练,如进行5分钟测评,提高运算速度和正确率,培养学生好的运算习惯。

总之,在搞好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本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