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学校2014首届微课大赛活动方案
发表日期:2014/11/10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教育技术室 有3167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丹阳学校首届微课大赛评比方案
一、活动目的:
本届微课大赛旨在通过微课程的一系列培训、制作和比赛等活动,探索教师成长的新途径,建构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帮助教师迅速转变教育教学行为,适应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学改革,深化高效课堂建设,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规格。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本次微课大赛,进一步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2. 提高教师制作和运用微课的兴趣和能力。
3. 创新教师培训形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进一步丰富学校生成性数字资源库。
三、组织机构:
组 长:郑勇
副组长:施贵根 陈本年 朱海林 衡其林
组 员:曹树忠 耿其根 黄家红 曹 平 余同如 虞建安 胡玉良 刘立勇
四、竞赛内容及要求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用于帮助其他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参赛教师应依据学科《课程标准》为基本内容依据,结合当前的课堂教学方向,自选内容,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
本次微课比赛作品包含微视频、作品简介及作品创作说明。
(一)微课视频制作要求
1. 录制成时长在5-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
2.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格式为AVI、MPG、MP4、SWF或FLV。
3. 视频片头应显示学科、课题、作者,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视频内容根
据具体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根据实际需要,视频中可插入动画等媒体形式。
(二)作品简介及作品创作说明要求
参赛教师用文本的形式将微课作品进行说明。主要介绍自己在内容选择、内容分析、制作设想等方面的内容,不做具体统一格式要求。
五、大赛过程安排
(一)参赛人员:
丹阳学校两部所有在职在编教师。35周岁以下教师必须人人参加,不得使用他人微课进行二次配音合成。
(二)比赛时间:
教师自行进行制作。作品送评截止时间:12月16日
(三)参赛作品数量:
每一位参赛教师择优算送一份微课进行参评。
(四)作品报送方式:
教师将制作完成的视频和说明,分别放入“学校ftp—教育技术室——2014年首届微课大赛”下的相应文件夹,所有文件名统一为:学科+姓名+作品名称。
(五)评奖方式:
学校组建评审小组,分学科进行评奖,设立一二三等奖。
江宁区丹阳学校
- 江宁区丹阳学校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崇文街28号 电话:025-86150880 邮编:211157
- 管理登录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